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S的拼音

S开头的成语

三曹对案

成语拼音

sān cáo duì àn

成语解释

指审问对质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11回:“第一殿秦广大王即差鬼使催请陛下,要三曹对案。”

三分鼎足

成语拼音

sān fēn dǐng zú

成语解释

鼎:古代炊具,三足两耳。比喻三方分立,互相抗衡。 >> 三分鼎足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
三对六面

成语拼音

sān duì liù miàn

成语解释

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,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。

成语出处

茅盾《子夜》:“回头我自会请三先生来,大家三对六面讲个明白。”

三过其门而不入

成语拼音

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

成语解释

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,后比喻热心工作,因公忘私。 >> 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禹、稷当平世,三过其门而不入。”

三坟五典

成语拼音

sān fén wǔ diǎn

成语解释

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是能读《三坟》、《五典》、《八索》、《九丘》。”

三马同槽

成语拼音

sān mǎ tóng cáo

成语解释

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。也泛指阴谋篡权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三国魏正始后,司马懿与其子师昭执军政大权,屏除异己,时有‘三马同槽’之目。三马,隐指懿父子三人。”

三户亡秦

成语拼音

sān hù wáng qín

成语解释

三户:几户人家;亡:灭。虽只几户人家,也能灭掉秦国。比喻正义而暂时弱小的力量,有暴力的必胜信心。 >> 三户亡秦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故楚南公曰: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”

三媒六证

成语拼音

sān méi liù zhèng

成语解释

旧时婚姻,由父母包办,还必须有媒人介绍。表示郑重其事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武汉臣《生金阁》第二折:“我大茶小礼,三媒六证,亲自娶了个夫人。”

三皇五帝

成语拼音

sān huáng wǔ dì

成语解释

三皇:伏羲、神农、黄帝;五帝:少昊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。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。后借指远古时代。 >> 三皇五帝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周礼·春官·外史》:“掌三皇五帝之书。”

三纲五常

成语拼音

sān gāng wǔ cháng

成语解释

三纲:指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;五常:指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。 >> 三纲五常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白虎通·三纲六纪》:“三纲者,何谓也?谓君臣、父子、夫妇也。”汉·王充《论衡·问孔》:“五常之道,仁、义、智、信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