韬光敛迹 阅读更多 关于韬光敛迹 成语拼音 tāo guāng liǎn jì 成语解释 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同“韬光晦迹”。 成语出处 明·袁宏道《德山尘谭》:“学道人须是韬光敛迹,勿露锋芒,故曰潜曰密。”
滔滔汩汩 阅读更多 关于滔滔汩汩 成语拼音 tāo tāo gǔ gǔ 成语解释 滔滔:形容流水不断;汩汩:水流动的声音或样子。比喻说话连续不断。 成语出处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十三回:“说罢,又把题诗的人名字,屈着手指头数出来,说了许多甚么生,甚么主人,甚么居士,甚么词人,甚么词客,滔滔汩汩,数个不了。”
韬光隐晦 阅读更多 关于韬光隐晦 成语拼音 tāo guāng yǐn huì 成语解释 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同“韬光养晦”。 成语出处 郭沫若《附录·写作缘起》:“这也与其说是由于信陵君的悲观、失望而至于消极,倒宁可说是由于魏王的猜忌、残忍,而使他不得不韬光隐晦的。”
滔天大罪 阅读更多 关于滔天大罪 成语拼音 tāo tiān dà zuì 成语解释 形容罪恶极大。 成语出处 毛泽东《质问国民党》:“这两种错误,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质,都是和敌人汉奸毫无区别的,你们必须纠正这些错误。”
韬光隐迹 阅读更多 关于韬光隐迹 成语拼音 tāo guāng yǐn jì 成语解释 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同“韬光晦迹”。 成语出处 金·马钰《满庭芳·咏和师叔辞世》词:“怀美,便韬光隐迹,二十余年。”
滔天之罪 阅读更多 关于滔天之罪 成语拼音 tāo tiān zhī zuì 成语解释 形容罪恶极大。 成语出处 宋·苏轼《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》:“稍正滔天之罪,永为垂世之规。”
韬光韫玉 阅读更多 关于韬光韫玉 成语拼音 tāo guāng yùn yù 成语解释 隐匿光采,韫藏宝玉。比喻隐藏才华,不露光芒。 成语出处 《隶释·汉小黄门谯敏碑》:“君商时度世,引己倍权,守静彻冗,韬光韫玉,以远悔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