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T的拼音

T开头的成语

泰阿倒持

成语拼音

tài ē dào chí

成语解释

倒拿着剑,把剑柄给别人。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,自己反受其害

成语出处

宋·秦观《李训论》:“自德宗惩北军之变,以左右神策、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,由是太阿倒持,不复可取。”

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

成语拼音

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,gù néng chéng qí dà

成语解释

让:推辞,拒绝。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

成语出处

秦·李斯《上书秦始皇》:“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

太上皇

成语拼音

tài shàng huáng

成语解释

皇帝之父。比喻实际上掌握权力、自己不出面而操纵别人进行活动的人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突厥传》:“往国家初定,太上皇以百姓故,奉突厥,诡而臣之,朕常痛心病首,思一刷耻于天下。”

台柱子

成语拼音

tái zhù zǐ

成语解释

剧团里的主要舞台表演演员,比喻集体中挑大梁的人

成语出处

毛泽东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》:“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,使日本……的拆台政策,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。”

太阿之柄

成语拼音

tài ē zhī bǐng

成语解释

太阿:宝剑名;柄:器物的把儿。比喻权柄、权力

成语出处

清·觉佛《女英雄》:“昏君无北伐之心,奸相操太阿之柄。”

泰山之安

成语拼音

tài shān zhī ān

成语解释

安:安稳。像泰山那样稳固。形容稳固安定

成语出处

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以居泰山之安,而欲乘累卵之危。”

泰然居之

成语拼音

tài rán jū zhī

成语解释

泰然: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、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毫不在意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王珪确论如何》:“太宗方奋然有运天下豪杰之心,使新进叠用事,而玄龄泰然居之,不以进退自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