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X的拼音

X开头的成语

挟泰山以超北海

成语拼音

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

成语解释

挟:夹持;超:跨过。夹着泰山跨过北海。比喻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挟泰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:‘我不能’。是诚不能也。”

挟冰求温

成语拼音

xié bīng qiú wēn

成语解释

挟:夹持。比喻行动跟目的截然相反,事情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柔传》:“何异挟冰求温,抱炭希凉者哉!”

胁从罔治

成语拼音

xié cóng wǎng zhì

成语解释

罔治:不治罪。被迫跟从别人犯罪的,可以不予处治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胤征》:“歼厥渠魁,胁从罔治。”

挟天子令诸侯

成语拼音

xié tiān zǐ lìng zhū hóu

成语解释

挟:挟制;诸侯: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。挟制着皇帝,用其名义号令诸侯。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

成语出处

元·孔文卿《地藏王证东窗事犯》第一折:“信着个挟天子令诸侯紫绶臣,待损俺守边塞破敌军铁衣郎!”

挟筴读书

成语拼音

xié cè dú shū

成语解释

挟:夹持;筴:同“策”,古代简册、书籍。手拿图书,一心读书。形容勤奋学习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骈拇》:“问臧奚事?则挟筴读书;问谷奚事?则博塞以游。”

燮和之任

成语拼音

xiè hé zhī rèn

成语解释

燮和:协调,和顺。协调国家上下的责任。比喻宰相的任职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顾命》:“燮和天下,用答扬文武之光训。”

燮和天下

成语拼音

xiè hé tiān xià

成语解释

燮和:协调,和顺。使国家协调和平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顾命》:“燮和天下,用答扬文武之光训。”

屑榆为粥

成语拼音

xiè yú wéi zhōu

成语解释

屑:研成碎末。把榆树皮研成细末煮粥充饥。指艰苦生活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阳城传》:“岁饥,屏迹不过邻里,屑榆为粥,讲论不辍。”

携家带口

成语拼音

xié jiā dài kǒu

成语解释

携带家眷,指受家眷的拖累

成语出处

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二卷第18回:“于是携家带口,风餐露宿地到了北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