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X的拼音

X开头的成语

习焉不察

成语拼音

xī yān bù chá

成语解释

习:习惯;焉:语气词,有“于此”的意思;察:觉察。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,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”

席地而坐

成语拼音

xí dì ér zuò

成语解释

泛指在地上坐。 >> 席地而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旧五代史·李茂贞传》:“但御军整众,都无纪律,当食造庖厨,往往席地而坐。”

习以为常

成语拼音

xí yǐ wéi cháng

成语解释

习:习惯。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,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,也就觉得很平常了。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太武五王传》:“将相多尚公主,王侯亦娶后族,故无妾媵,习以为常。”《逸周书·常训》:“民生而有习有常,以习为常。”

席丰履厚

成语拼音

xí fēng lǚ hòu

成语解释

席:席子;指坐具;丰:多;履:鞋子,指踩在脚下的东西;厚:丰厚。比喻祖上遗产丰富。也形容生活优裕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四回:“你看他们带上几年兵船,就都一个个的席丰履厚起来,那里还肯去打仗。”

喜不自胜

成语拼音

xǐ bù zì shèng

成语解释

胜:能承受。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。形容非常高兴。

成语出处
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小生去时,承夫人亲自饯行,喜不自胜。”

习与性成

成语拼音

xí yǔ xìng chéng

成语解释

性:性格。长期习惯于怎样,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。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尚书·太甲上》:“兹乃不义,习与性成。”

喜形于色

成语拼音

xǐ xíng yú sè

成语解释

形:表现;色:脸色。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。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。 >> 喜形于色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纳谏》:“太宗闻其言,喜形于色,谓群臣曰:‘……及见魏征所论,始觉大非道理。’”

袭故蹈常

成语拼音

xí gù dǎo cháng

成语解释

袭:沿袭;故:老办法;蹈:踩,引伸为遵循;常:常规,老规矩。因循守旧,照老规矩办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袭故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。”

喜闻乐见

成语拼音

xǐ wén lè jiàn

成语解释

喜欢听,乐意看。指很受欢迎。

成语出处

明 王守仁《王文成公全书》:“仆诚喜闻而乐道,自顾何德以承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