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Y的拼音

Y开头的成语

一字之师

成语拼音

yī zì zhī shī

成语解释

改正一个字的老师。有些好诗文,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,往往称改字的人为“一字师”或“一字之师”。 >> 一字之师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:“郑谷改僧齐己《早梅》诗:‘数枝开’作‘一枝开’。齐己下拜,人以谷为一字师。”

一柱擎天

成语拼音

yī zhù qíng tiān

成语解释

擎:托起。一根柱托住天。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。 >> 一柱擎天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唐·张固《独秀山》诗:“会得乾坤融结意,擎天一柱在南州。”《唐·大诏令集·赐陈敬瑄铁券文》:“卿五山镇地,一柱擎天;气压乾坤,量含宇宙。”

一枕黄梁

成语拼音

yī zhěn huáng liáng

成语解释

原比喻人生虚幻。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李泌《枕中记》:“卢生欠伸而寤,见方偃于邸中,顾吕翁在旁,主人蒸黄梁尚未熟,触类如故,蹶然而兴曰:岂其梦寐耶?”

一座皆惊

成语拼音

yī zuò jiē jīng

成语解释

在座的人都感到惊奇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粲至,年既幼弱,容状短小,一坐尽惊。”

一字褒贬

成语拼音

yī zì bāo biǎn

成语解释

褒:赞扬,夸奖;贬:给予不好的评价。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。泛指记事论人,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。 >> 一字褒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晋·杜预《左传序》:“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,然皆须数句以成言。”

颐指气使

成语拼音

yí zhǐ qì shǐ

成语解释

颐指:动下巴示意,指挥别人;气使:用神情气色支使人。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。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。 >> 颐指气使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贡禹传》:“家富势足,目指气使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昭宣帝天佑二年》:“见朝士,皆颐指气使,旁若无人。”

一字不苟

成语拼音

yī zì bù gǒu

成语解释

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,每一个字都要斟酌。 >> 一字不苟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杜子美改罢长吟,一字不苟。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16卷

一之谓甚

成语拼音

yī zhī wèi shèn

成语解释

甚:过分。做了一次,已经过分。比喻错误不能重犯。 >> 一之谓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晋不可启,寇不可玩。一之谓甚,其可再乎?”

遗臭万年

成语拼音

yí chòu wàn nián

成语解释

遗臭:死后留下的恶名。死后恶名一直流传,永远被人唾骂。 >> 遗臭万年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既不能流芳百世,不足复遗臭万载耶?”

一字不易

成语拼音

yī zì bù g

成语解释

文字精醇,一个字也不能更改。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。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文艺传中·孙逖》:“开元间,苏颋、齐澣、苏晋、贾曾、韩休、许景先及狄典诏诰,为代言最;而逖尤精密,张九龄视其草,欲易一字,卒不能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