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听计从
听:听从。什么话都听从,什么主意都采纳。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 >> 言听计从的成语故事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
听:听从。什么话都听从,什么主意都采纳。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 >> 言听计从的成语故事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
指有这个意思,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。
宋·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:“必能状难写之景,如在目前,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,然后为至矣。”宋·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: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,句中有力而纡余,不失言外之意。”
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,即说的不是真心话。指心口不一致。 >> 言不由衷的成语故事
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 “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”杨伯峻注:“人言为信,中同衷。”
实:实际。原指言语浮夸,超过实际才能。后也指话说得过分,超过了实际情况。 >> 言过其实的成语故事
《三国志·蜀书·马良传》:“马谡言过其实,不可大用。”
言:这里指法令或命令;法:法律。话一说出口,法律就跟在后面。指法令一经公布就严格执行,如有违犯就依法处理。
清 林则徐《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》:“言出法随,各宜懔遵毋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