拯危扶溺 阅读更多 关于拯危扶溺 成语拼音 zhěng wēi fú nì 成语解释 溺:落水者;危:危乱,指动乱中的国家。拯救、帮助受难的百姓和动乱中的国家 成语出处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73回:“岂有论道经邦之志,全无拯危扶溺之心。”
政平讼理 阅读更多 关于政平讼理 成语拼音 zhèng píng sòng lǐ 成语解释 政平:政治平允;讼理:讼案得到合理的处理。指政治清明 成语出处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循吏传》:“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,叹息愁恨之心者,政平讼理也。”
正名责实 阅读更多 关于正名责实 成语拼音 zhèng míng zé shí 成语解释 正:端正。辨正名称以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 宋·岳飞《乞改襄阳路仍作京西南路札子》:“庶得路分速归旧制,以称朝廷正名责实不忘中原之意。”
争多竞少 阅读更多 关于争多竞少 成语拼音 zhēng duō jìng shǎo 成语解释 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。形容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,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,扶持小儿女大了,但凭胡乱分些便罢,决不敢争多竞少。”
征敛无期 阅读更多 关于征敛无期 成语拼音 zhēng liǎn wú qī 成语解释 敛:收,聚。指统治者向人民无限度地征收钱粮财物 成语出处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怀宠》:“征敛无期,来索无厌。”
郑卫之曲 阅读更多 关于郑卫之曲 成语拼音 zhèng wèi zhī qǔ 成语解释 郑卫: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。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成语出处 汉·荀悦《汉纪·宣帝纪》:“臣闻秦王好淫声,华阳后为之不听郑卫之曲。”
正谏不讳 阅读更多 关于正谏不讳 成语拼音 zhèng jiàn bù huì 成语解释 正谏:正言劝谏。指正言劝谏,毫不隐讳 成语出处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,与人曰:‘寡人……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。’”
正色立朝 阅读更多 关于正色立朝 成语拼音 zhèng sè lì cháo 成语解释 正色: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;朝:朝廷。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成语出处 《公羊传·桓公二年》:“孔父正色而立于朝,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,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”
正气之歌 阅读更多 关于正气之歌 成语拼音 zhèng qì zhī gē 成语解释 形容无私无畏、刚正不屈的精神 成语出处 宋·文天样《正气歌》诗: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。下则为诃岳,上则为日星。于人曰浩然,沛乎塞苍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