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成语首字母是Z的拼音
zhi开头的成语
质而不俚
成语解释
质:朴素、单纯。俚:粗俗。质朴而不粗俗。亦作“质而不野”。
成语出处
《汉书·司马迁传赞》:“然自刘向、扬雄博极群书,皆称迁有良史之材,服其善序事理,辨而不华,质而不俚,其文直,其事核,不虚美,不隐恶,故谓之实录。”
置之度外
成语解释
度:考虑。放在考虑之外。指不把个人的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。 >> 置之度外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帝积苦兵间,以嚣子内侍,公孙述远据边陲,乃谓诸将曰:‘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。’”
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
成语解释
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,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。 >> 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田登作郡,自讳其名,触者必怒,吏卒多被榜笞。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。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,吏人遂书榜揭于市曰:‘本州依例放火三日。’”
治国齐家
成语解释
提高自身修养,理好家政,治理好所在的地区,最后使全国安宁
成语出处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,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”
炙鸡渍酒
成语解释
指以棉絮浸酒,晒干后裹烧鸡,携以吊丧。后遂用为不忘恩的典实。
成语出处
《后汉书·徐穉传》“穉尝为太尉黄琼所辟,不就”李贤注引三国吴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穉诸公所辟虽不就,有死丧负笈赴吊。常於家豫炙鸡一只,以一两绵絮渍酒中,暴乾以裹鸡,径到所起冢外,……醊酒毕,留谒则去,不见丧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