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zi开头的成语

更新时间:2024-09-06 00:01

自相惊忧

成语拼音

zì xiāng jīng rǎo

成语解释

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,造成不安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郑人相惊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!’则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

紫绶金章

成语拼音

zǐ shòu jīn zhāng

成语解释

紫色印绶和金印,古丞相所用。借指高官显爵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芙蓉冠,金璧辉煌。玉簪珠履,紫绶金章。”

自取其祸

成语拼音

zì qǔ qí huò

成语解释

取:取得;祸:祸事。自己招来祸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唐史》卷下:“故门高之弑,乐器之焚,亦是自取其祸也。”

孜孜矻矻

成语拼音

zī zī kū kū

成语解释

勤勉不懈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,闵其时之不平,人之不乂,得其道,不敢独善其身,而必以廉济天下也,孜孜矻矻,死而后已。”

自始自终

成语拼音

zì shǐ zì zhōng

成语解释

从开始到末了。表示一贯到底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二十:“先皇帝与汴军校战,自始至终,马数才万。今有铁马三万五千,不能使九州混一,是吾养卒练士将帅之不至也。”

自取其咎

成语拼音

zì qǔ qí jiù

成语解释

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。

成语出处

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此乃学生考究不精,自取其咎,非圣太子之过也。”

趑趄不前

成语拼音

zī jū bù qián

成语解释

趑趄:迟疑不敢前进。形容犹豫畏缩不敢前进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夬》:“臀无肤,其行次且。”唐·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足将进而趑趄,口将言而嗫嚅。”

仔仔细细

成语拼音

zǐ zǐ xì xì

成语解释

指人处事认真细心,丝毫不马虎

成语出处

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18回:“只见都氏慌忙的一把挈起,声也不做,仔仔细细的看上一回。”

孜孜不息

成语拼音

zī zī bù xī

成语解释

孜孜:勤勉的样子。指勤奋努力,不知疲倦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题画记》:“像他这样孜孜不息、力求精进的人,既成者业已大有可砚,将来的成就更是未可限量的。”

子罕辞宝

成语拼音

zǐ hǎn cí bǎo

成语解释

比喻拒绝接受别人的珍贵物品 >> 子罕辞宝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宋人得玉,献诸司城子罕,子罕弗收。献玉者曰:……子罕曰:‘我以不贪为宝,尔以玉为宝,若以与我,皆丧宝也,不若人有其宝。’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15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