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Z的拼音

Z开头的成语

自弃自暴

成语拼音

zì qì zì bào

成语解释

指自甘堕落,不求进取。同“自暴自弃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朱子语类》卷一百四:“凡为血气所移者,皆是自弃自暴之人耳。”

自取咎戾

成语拼音

zì qǔ jiù lì

成语解释

指自招罪过。同“自取罪戾”。

成语出处

杨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第六章:“目下大敌当前,万不可再事疏忽,自取咎戾!”

自救不暇

成语拼音

zì jiù bù xiá

成语解释

解救自己都来不及。指无力再帮助他人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》:“今残孽虽穷蹙日甚,自救不暇,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,蓄突围拒辙之谋。”

自相残害

成语拼音

zì xiāng cán hài

成语解释

残:伤害。自己人互相杀害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下》:“季龙十三子,五人为冉闵所杀,八人自相残杀。”

自取其祸

成语拼音

zì qǔ qí huò

成语解释

取:取得;祸:祸事。自己招来祸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唐史》卷下:“故门高之弑,乐器之焚,亦是自取其祸也。”

自相惊扰

成语拼音

zì xiāng jīng rǎo

成语解释

自己人互相惊动,引起骚乱。

成语出处

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郑人相惊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。’则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

自相水火

成语拼音

zì xiāng shuǐ huǒ

成语解释

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。

成语出处
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六回:“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,而使自相水火,非社稷之福也。”

恣睢无忌

成语拼音

zì suī wú jì

成语解释

恣睢:放纵;忌:顾忌。形容任意作恶,毫无顾忌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游燕宫观,恣意所欲,其乐无比。”

自寻短见

成语拼音

zì xún duǎn jiàn

成语解释

短见:本指见识短浅,引申为自杀。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。 >> 自寻短见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六回:“人家并没有威胁他,是他自寻短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