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成语首字母是Z的拼音

Z开头的成语

捉鸡骂狗

成语拼音

zhuō jī mà gǒu

成语解释

犹指桑骂槐。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,实际上是骂那个人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九卷:“次日,张氏晓得了,反怪媳妇做格,不去勾搭儿子干事,把一团美意,看做不良之心,捉鸡骂狗,言三语四,影射的发作了一场。”

捉襟肘见

成语拼音

zhuō jīn zhǒu jiàn

成语解释

指整一整衣襟就露出肘子。形容衣衫褴褛。引申为顾此失彼,处境困难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让王》:“十年不制衣,正冠而缨绝,捉衿而肘见。”

捉贼捉脏

成语拼音

zhuō zéi zhuō zā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处理是非的事,要以事实为根据。

成语出处

宋朝胡太初《昼帘绪论·治狱》:“谚曰:‘捉贼捉脏,捉捉双。’此虽俚言,极为有道。”

擢筋割骨

成语拼音

zhuó jīn gē gǔ

成语解释

犹言擢筋剥肤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上知府王龙图书》:“自近岁以来,蜀人不知有勤恤之,如擢筋割骨以奉其上,而不免于刑罚。”

着作等身

成语拼音

zhe zuò děng shēn

成语解释

形容着述极多,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>> 着作等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黄中幼聪悟,方五岁,玭每旦令正立,展书卷比之,谓之等身书,课其诵读。 《宋史·贾黄中传》

着于竹帛

成语拼音

zhe yú zhú bó

成语解释

着:写作。竹帛:竹简和绢。在竹简和绢上写作。指把事物或人的功绩等写入书中。亦作“着乎竹帛”、“着之竹帛”。

着述等身

成语拼音

zhe shù děng shēn

成语解释

著述:编写的著作。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。形容著作极多。亦作“着书等身”、“著作等身”。

斲雕为朴

成语拼音

zhuó diāo wéi piáo

成语解释

亦作“ 斲琱爲樸 ”。亦作“斲彫爲朴”。亦作“斵彫爲樸”。谓去掉雕饰,崇尚质朴。亦谓斲理雕弊之俗,使返质朴。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 漢 興,破觚而爲圜,斲雕而爲朴。” 司马贞 索隐:“ 應劭 云:‘削雕爲璞也。’ 晉灼 云:‘凋,弊也。斲理凋弊之俗,使反質樸也。’”《汉书·酷吏传序》作“斲琱而爲樸”。《後汉书·皇后传序》:“及 光武 中興,斲彫爲朴,六宫稱號,唯皇后及貴人。”《梁书·敬帝纪论》:“然不能息末敦本,斵彫爲樸,慕名好事,崇尚浮華。”《陈书·宣帝纪》:“斲雕爲朴,庶几可慕,雉頭之服既焚,弋綈之衣方襲,捐撤之制,前自朕躬,草偃風行,冀以變俗。” 章炳麟 《文学说例》:“斲雕爲朴,亦尚故訓求是之文而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