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字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0
带大字的成语有哪些,例如大动干戈这样含有大字的四字成语有哪些?下面为您展示更多关于带大字的成语!

大动干戈

成语拼音

dà dòng gān gē

成语解释

大规模地进行战争。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。

成语出处

先秦 孔子《论语 季氏》:“邦分崩离析,而不能守也;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”

大辩不言

成语拼音

dà biàn bù yán

成语解释

大辩:善于辩论。有口才、善于辩论的人,并不多说话以显示自己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大辩不言,大仁不仁。”

志大量小

成语拼音

zhì dà liàng xiǎo

成语解释

志:志向;量:度量,胸襟。抱负很大,而胸襟狭隘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贾谊论》:“贾生志大而量小,才有余而识不足也。”

铸成大错

成语拼音

zhù chéng dà cuò

成语解释

铸:铸造,把金属熔化后倒入模具内制成器物;错:错误。指造成严重的错误。 >> 铸成大错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昭宗天佑三年》:“合六州四十三县铁,不能为此错也。”

小巫见大巫

成语拼音

xiǎo wū jiàn dà wū

成语解释

巫: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。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,法术无可施展。后比喻相形之下,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。 >> 小巫见大巫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汉·陈琳《答张纮书》:“今景兴在此,足下与子布在彼,所谓小巫见大巫,神气尽矣。”

国家大计

成语拼音

guó jiā dà jì

成语解释

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5回:“于禁等被水所淹,非战之故;于国家大计,本无所损。”

不顾大局

成语拼音

bù gù dà jú

成语解释

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6回:“似此不顾大局,自便私图,若非钦派亲信大员,前往各省详细稽查,认真清理,将来财政竭蹶,根本动摇,其弊当不可胜言……”

蠹众木折,隙大墙坏

成语拼音

dù zhòng mù zhé,xì dà qiáng huài

成语解释

蠹:蛀虫;折:断;隙:缝隙。蛀虫多了,木头就要折断。墙缝大了就要倒。比喻为害太多,必定造成灾祸,错误不及时纠正,就会造成祸害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卫·商鞅《商君书·修权》:“蠹众而木折,隙大而墙坏。”

高文大册

成语拼音

gāo wén dà cè

成语解释

原指朝廷发布的重要文书,如诏今制诰等。引申为经典性著述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汪藻《序》一时高文大册,悉出其手。”

地大物博

成语拼音

dì dà wù bó

成语解释

博:丰富。指国家疆土辽阔,资源丰富。

成语出处

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又因江南地大物博,差使很多,大非别省可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