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于水火,登之衽席 阅读更多 关于出于水火,登之衽席 成语拼音 chū yú shuǐ huǒ,dēng zhī rèn xí 成语解释 登:加上;衽席:床席。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。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成语出处 章炳麟《致南京参议会论建都书》:“国维四固,安于泰山,出于水火而登之衽席,则其幸耳。”
不登大雅之堂 阅读更多 关于不登大雅之堂 成语拼音 bù dēng dà yǎ zhī táng 成语解释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、“粗俗”的事物(多指文艺作品)。 成语出处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这部评话,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。”
登锋陷阵 阅读更多 关于登锋陷阵 成语拼音 dēng fēng xiàn zhèn 成语解释 冲锋陷阵。形容作战英勇。 成语出处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杂应》:“帝以试左右,数十人常为先,登锋陷阵,皆终身不伤也。”
袍笏登场 阅读更多 关于袍笏登场 成语拼音 páo hù dēng chǎng 成语解释 原指官员打扮,上场演戏。现比喻新官上任(含有讽刺之意)。 成语出处 清 赵翼《数月内频送南雷述庵淑斋诸人赴京补官戏作》:“袍笏登场也等闲,若他动色到柴关。”
揽辔登车 阅读更多 关于揽辔登车 成语拼音 lǎn pèi dēng chē 成语解释 揽辔:掌握马缰绳。指巡行各地监察吏治。 成语出处 唐·陈子昂《上军国利害事三条·出使》:“先自京师,而访豺狼,然后揽辔登车,以清天下。”
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 阅读更多 关于从善如登,从恶如崩 成语拼音 cóng shàn rú dēng,cóng è rú bēng 成语解释 比喻学好很难,学坏极容易。 成语出处 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从善如登,从恶是崩。”
革凡登圣 阅读更多 关于革凡登圣 成语拼音 gé fán dēng shèng 成语解释 革除凡习,成为圣哲。同“革凡成圣”。 成语出处 隋炀帝《答释智顗遗旨书》:“世世生生,师资不阙,革凡登圣,给侍无亏。”
比年不登 阅读更多 关于比年不登 成语拼音 bǐ nián bù dēng 成语解释 比:屡屡;频频。农业连年歉收。亦作“比岁不登”。 成语出处 《晋书·傅玄传》:“时比年不登,羌胡扰边,诏公卿会议,玄应对所问,陈事切直。”
登山踄岭 阅读更多 关于登山踄岭 成语拼音 dēng shān bù lǐng 成语解释 踄:同“步”,蹈,走。形容长途跋涉,路途辛苦 成语出处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68回:“我那顽徒,俱是山野庸才,只会挑包背马,转涧寻波,带领贫僧登山踄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