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龙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神龙失势

成语拼音

shén lóng shī shì

成语解释

势:地位和权力。比喻失去地位和权力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要之,鱼不可脱于渊,神龙失势,即还与蚯蚓同。”

神龙见首

成语拼音

shén lóng jiàn shǒu

成语解释

指诗文跌宕多姿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赵执信《谈龙录》:“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,曰:‘诗如龙然,首尾爪角鳞鬣,一不具,非龙也。’司寇哂之曰:‘诗如神龙,见其首不见其尾,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,安得全体?’”

鱼龙漫衍

成语拼音

yú lóng màn yǎn

成语解释

古代百戏杂耍名。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,有幻化的情节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,曼延亦兽名。后多比喻虚假多变,玩弄权术。漫,通“曼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,作巴俞都户、海中砀极、漫衍鱼龙、鱼抵之戏以观视之。”

如龙似虎

成语拼音

rú lóng sì hǔ

成语解释

形容勇猛有活力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方汝浩《禅真逸史》第三十九回:“云气变幻无穷,倏忽如龙似虎。人情世态,大率相同。”

画龙点晴

成语拼音

huà lóng diǎn jīng

成语解释

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,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,使内容生动有力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张僧繇》:“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

飞龙乘云

成语拼音

fēi lóng chéng yún

成语解释

龙乘云而上天,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得势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难势》:“飞龙乘云,腾蛇游雾……夫有云雾之势而能乘游之者,龙蛇之材美之也。”

潜龙伏虎

成语拼音

qián lóng fú hǔ

成语解释

潜藏的蛟龙,潜伏的猛虎。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。

成语出处

明·何文焕《双珠记·西市认母》:“今日里笔生香,冠礼闱,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。”

描龙刺凤

成语拼音

miáo lóng cì fèng

成语解释

描:摹写或绘画;刺:刺绣。指精于刺绣

成语出处

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风月瑞仙亭》:“诗词歌赋,琴棋书画,描龙刺凤,女工针指。”

伏龙凤雏

成语拼音

fú lóng fèng chú

成语解释

伏龙:(卧龙)诸葛孔明。凤雏:庞士元。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,军事家。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。 >> 伏龙凤雏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裴松之注引《襄阳记》:“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。德操曰:‘儒生俗士,岂识时务?识时务者在乎俊杰。此间自有伏龙、凤雏。’备问为谁,曰:‘诸葛孔明、庞士元也。’

扳龙附凤

成语拼音

bān lóng fù fèng

成语解释

指依附龙凤而升空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·梁·沈约《宋书》志第十二乐四:“弹琴鼓瑟,聊以自娱。陵云登台,浮游太清。扳龙附凤,日望身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