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二个字是目的成语
耳目股肱
成语解释
股:大腿;肱: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。起到耳朵、眼睛、手臂的作用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。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。
成语出处
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政体》:“然耳目股肱,寄于卿辈……事有不安,可极言勿隐。”
十目所视
成语解释
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,不允许做坏事,做了也不可能隐瞒。同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”。
成语出处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,其严乎。”
前目后凡
成语解释
目:细目;凡:概略。《春秋》的一种笔法,一件事在文中重复出现,对前者详加说明,后者概略叙述。
成语出处
《公羊传·僖公五年》:“秋八月,诸侯盟于首戴。诸侯何以不序?一事而再见者,前目而后凡也。”
瞠目結舌
成语解释
意思为:瞠:瞪着眼睛;结舌:不敢说话的样子。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。形容人窘迫或惊呆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
清·和邦额《夜谭随录》:“因耳语其故,公子大骇,入舱隐叩细君,细君结舌瞠目。”
瞋目张胆
成语解释
瞋目:瞪大眼睛;张胆:放开胆量。形容有胆识,敢作敢为。后形容无所顾忌公开放肆地干坏事
成语出处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陈余列传》:“将军瞋目张胆,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。”
嗔目切齿
成语解释
嗔目:发怒时睁大眼睛。瞪大眼睛,咬紧牙齿。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
丁中江《北洋军阀史话·段祺瑞马厂誓师》:“复辟之贻害清室也如彼,不利于国家也如此。内之不特非清室自动,而孀妃耆博,且不胜其疾首痛心。外之不特非群公劝进,而比户编氓,各不相谋,而嗔目切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