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取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6

予取予夺

成语拼音

yú qǔ yú duó

成语解释

从我处掠取。

成语出处

秦牧《拳头海岸》:“许多被目为可以予取予夺地得到财富的海岸,一处处都伸出了拳头来,变成了‘拳头海岸’。”

留取丹心照汗青

成语拼音

liú qǔ dān xīn zhào hàn qīng

成语解释

丹心:赤红的心,比喻忠心;汗青:指历史书册。留取这颗赤胆忠心,永远在史册中放光

成语出处

宋·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: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

自取其祸

成语拼音

zì qǔ qí huò

成语解释

取:取得;祸:祸事。自己招来祸事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无名氏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唐史》卷下:“故门高之弑,乐器之焚,亦是自取其祸也。”

自取其咎

成语拼音

zì qǔ qí jiù

成语解释

自己造成灾祸或自己找罪受。

成语出处

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此乃学生考究不精,自取其咎,非圣太子之过也。”

各取所长

成语拼音

gè qǔ suǒ cháng

成语解释

指要善于运用事物或人本身所具有的长处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》:“用人如器,各取所长。”

丰取刻与

成语拼音

fēng qǔ kè yǔ

成语解释

丰:多;刻:刻薄;与:给予。取之于民的多,用之于民的少。多形容残酷地剥削。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君道》:“上好贪利,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丰取刻与,以无度取千民。”

自取咎戾

成语拼音

zì qǔ jiù lì

成语解释

指自招罪过。同“自取罪戾”。

成语出处

杨玉如《辛亥革命先著记》第六章:“目下大敌当前,万不可再事疏忽,自取咎戾!”

衣取蔽寒

成语拼音

yī qǔ bì hán

成语解释

取:选取,采用;蔽:遮往。衣服只求抵御寒冷

成语出处

宋·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:“平生衣取蔽寒,食取充腹。”

将取固予

成语拼音

jiāng qǔ gū yǔ

成语解释

固,同“姑”。要想得到,必先给予。同“将夺固与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大宋宣和遗事》后集:“李纲辈勤王之师四集,且为将取固予之谋,才得许割三镇诏书,且班师退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