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山鸿毛 阅读更多 关于泰山鸿毛 成语拼音 tài shān hóng máo 成语解释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。 >> 泰山鸿毛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,用之所趋异也。”
深山穷林 阅读更多 关于深山穷林 成语拼音 shēn shān qióng lín 成语解释 与山外、林外距离远的、人迹罕至的山岭、森林。 成语出处 唐·柳宗元《零都郡复乳穴记》:“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,冰雪之所储,豺虎之所庐。”
穷山竭泽 阅读更多 关于穷山竭泽 成语拼音 qióng shān jié zé 成语解释 穷:寻求到尽头。寻遍所有的山与河 成语出处 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·王建》:“麟,人罕识之兽也,以见公之穷山竭泽而尽取,至于不识之兽,皆搜索而之。”
荆山之玉 阅读更多 关于荆山之玉 成语拼音 jīng shān zhī yù 成语解释 荆山:山名,此山产宝玉,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。比喻极珍贵的东西。 成语出处 三国魏·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”
江山易改,秉性难移 阅读更多 关于江山易改,秉性难移 成语拼音 jiāng shān yì gǎi,bǐng xìng nán yí 成语解释 旧时俗语。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。 成语出处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十五:“常言道得好,‘江山易改,秉性难移。’”
箕山之志 阅读更多 关于箕山之志 成语拼音 jī shān zhī zhì 成语解释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。同“箕山之节”。 成语出处 三国·魏·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伟长独怀文抱质,恬淡寡欲,有箕山之志,可谓彬彬君子者也。”
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 阅读更多 关于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 成语拼音 féng shān kāi lù,yù shuǐ dié qiáo 成语解释 逢:遭逢,遇见。遇到山则打通道路,遇见水则架起桥梁。比喻不畏艰险,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成语出处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50回:“军旅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,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!”
逢山开道 阅读更多 关于逢山开道 成语拼音 féng shān kāi dào 成语解释 形容不畏艰险,在前开路。常与“遇水叠桥”连用。 成语出处 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三千鸦兵为先锋,逢山开道,遇水叠桥。”
指山卖磨 阅读更多 关于指山卖磨 成语拼音 zhǐ shān mài mò 成语解释 指着山上的石头当磨来卖。比喻事情还没有头绪就过早说出去或答应下来。也指以有名无实的手法进行欺骗。 成语出处 元·岳伯川《吕洞宾度铁拐李》第一折:“出来的都关来节去,私多公少,可曾有一件合天道?他每都指山卖磨,将百姓划地为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