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水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反水不收

成语拼音

fǎn shuǐ bù shōu

成语解释

水已泼出去,不能再收回。比喻不可挽回。 >> 反水不收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上》:“反水不收,后悔无及。”

置水不漏

成语拼音

zhì shuǐ bù lòu

成语解释

置:安放。放着的水一滴也不漏掉。形容说话行事缜密,毫无差错

成语出处

宋·朱熹《朱子语录》第114卷:“今有学者在某门者,其于考理,非不精当,说得来置水不漏,真是理会得好。”

以水投石

成语拼音

yǐ shuǐ tóu shí

成语解释

比喻意见相左,不能为对方所接受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李康《运命论》:“其言也。如以水投石,莫之受也。”

远水救不得近火

成语拼音

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huǒ

成语解释

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,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。”

疏水箪瓢

成语拼音

shū shuǐ dān piáo

成语解释

疏水:粗糙的饮食;箪瓢:简陋的食具。指生活清贫。比喻安贫乐道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述而》:“饭疏食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”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雍也》:“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。”

剩水残山

成语拼音

shèng shuǐ cán shān

成语解释

残破的山河。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。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游何将军山林》诗: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。”

海水桑田

成语拼音

hǎi shuǐ sāng tián

成语解释

犹沧海变桑田。比喻世事变迁很大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韦应物《汉武帝杂歌》之一:“海水桑田几翻覆,中间此桃四五熟。”

斗水活鳞

成语拼音

dòu shuǐ huó lín

成语解释

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。 >> 斗水活鳞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周昨来,有中道而呼者。周顾视车辙中,有鲋鱼焉。周问之曰:‘鲋鱼来!子何为者邪?’对曰:‘我,东海之波臣也。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