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之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天之戮民

成语拼音

tiān zhī lù mín

成语解释

受天惩罚的人;罪人。亦作“天之僇民”。

成语出处
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孔子曰:‘丘,天之戮民也。’”

弃之如敝屐

成语拼音

qì zhī rú bì xǐ

成语解释

敝:破;屣:鞋。象扔破鞋一样把它扔掉。比喻毫不可惜地抛弃掉。

成语出处
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舜视弃天下,犹弃敝蹝(屣)也。”

处之晏然

成语拼音

chǔ zhī yàn rán

成语解释

晏然:平静的样子。指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沉着镇定的样子

成语出处

宋·秦观《圆通禅师行状》:“事虽交至错出,处之晏然。”

藏之名山

成语拼音

cáng zhī míng shān

成语解释

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形容著作极有价值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鱼豢《魏略》:“虽未能藏之名山,将以传之同好。”

古之遗直

成语拼音

gǔ zhī yí zhí

成语解释

遗直:指人很耿直,有古人的遗风。指能够体现古人遗风的人

成语出处

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十四年》:“叔向,古之遗直也。治国制刑,不隐于亲,三数叔鱼之恶,不为丰减。”

公之于众

成语拼音

gōng zhī yú zhòng

成语解释

公:公开;之:代指事物的内容;于:向;众:大众。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68回:“曾向玉帝上过条陈,拟把电力公之于众,要使人间负有执法权者,皆可利用吾电,以惩治恶人。”

置之死地

成语拼音

zhì zhī sǐ dì

成语解释

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。 >> 置之死地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投之亡地然后存,陷之死地然后生。”

招之不来,麾之不去

成语拼音

zhāo zhī bù lái,huī zhī bù qù

成语解释

麾:同“挥”,挥手。形容为人刚正不阿,坚定不移,不轻易听命于人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汲黯列传》:“使黯任职居官,无以逾人,然至其辅少主,守城深坚,招之不来,麾之不去,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。”

言之成理

成语拼音

yán zhī chéng lǐ

成语解释

之:代词,指所说的话。话说得有一定道理。 >> 言之成理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:“然而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,足以欺惑愚众。”

乌之雌雄

成语拼音

wū zhī cí xióng

成语解释

乌:乌鸦。乌鸦的雌雄难辨。比喻不分善恶是非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具曰‘予圣’,谁知乌之雌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