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二个字是指的成语
惜指失掌
成语解释
惜:吝惜。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。比喻因小失大。 >> 惜指失掌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南史·阮佃夫传》:“又庐江何恢有妓张耀华美而有宠,……见张氏,悦之,频求。恢曰:‘恢可得,此人不可得也。’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耶?’遂讽有司以公事弹恢。”
食指大动
成语解释
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,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。 >> 食指大动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楚人献鼋于郑灵公,公子宋与子家将见,子公之食指动。”
噬指弃薪
成语解释
噬指:咬手指。指母子眷念的感情。 >> 噬指弃薪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顺少孤,养母,尝出求薪,有客卒至,母望顺不还,乃噬其指,顺即心动,弃薪驰归,跪问其故。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周磐传》
发指眦裂
成语解释
发指:头发直竖;眦裂:眼眶裂开。头发向上竖,眼睑全张开。形容非常愤怒。 >> 发指眦裂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瞋目视项王,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”
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
成语解释
蔽:遮盖;泰山:山名。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
成语出处
谢觉哉《关于独立思考》:“至于全体的事,不管好处多大,总是‘一指蔽目,不见泰山’。”
染指于鼎
成语解释
鼎:古代用青铜制成的炊具,多为圆形,三足两耳。把手指伸到鼎里蘸点汤。比喻沾取非分的利益。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:“及食大夫鼋,召子公而弗与也。子公怒,染指于鼎,尝之而出。”
屈指而数
成语解释
屈:弯曲。形容数量很少,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
成语出处
《清朝野史大观·曾静吕留良文字之狱》:“我朝扫清寇氛,与民休养,六十余年,民安物阜,即考羲皇以来,史册所纪,屈指而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