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二个字是足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不足为训

成语拼音

bù zú wéi xùn

成语解释

足:够得上;训:法则,典范。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胡应麟《诗薮续编》卷一:“君诗如风螭巨鲸,步骤虽奇,不足为训。”

不足为奇

成语拼音

bù zú wéi qí

成语解释

足:值得。不值得奇怪。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,没有什么奇怪的。

成语出处

宋·毕仲游《祭范德孺文》:“人乐其大而忘其私,不然则公不足为奇。”

鼎足之势

成语拼音

dǐng zú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。 >> 鼎足之势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愿披腹心,输肝胆,效愚计,恐足下不能用也。诚能听臣之计,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,其势莫敢先动。”

抵足而眠

成语拼音

dǐ zú ér mián

成语解释

脚对着脚,同榻而睡。形容关系亲密,情意深厚。

成语出处
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五回:“(周瑜)曰:‘久不与子翼(将干)同榻,今宵抵足而眠。’”

齐足并驰

成语拼音

qí zú bìng chí

成语解释

驰:疾行,驰驱。并行前进,不分先后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,仰齐足而并驰。”

裹足不进

成语拼音

guǒ zú bù jìn

成语解释

裹足:包缠住脚。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,不能前进。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90回:“奈奉阳君妒才嫉能,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,卷口而不言。”

不足为法

成语拼音

bù zú wéi fǎ

成语解释

不值得学习、效法。

成语出处

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李青莲诗》:“开口便说:《大雅》不作,骚人斯起,然词多哀怨,已非正声;至杨、马益流宕。建安以后更绮丽,不足为法。”

不足齿数

成语拼音

bù zú chǐ shǔ

成语解释

足:值得。表示数不上,不值得一提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孙叔通传》:“此特群盗鼠窃狗盗,何足置齿牙间哉?”

折足覆餗

成语拼音

zhé zú fù sù

成语解释

餗,鼎内食物。比喻力不能胜任,必至败事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曰:‘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’言不胜其任也。”《后汉书·谢弼传》:“今之四公,唯司空刘宠断断守善,余皆素餐致寇之人,必有折足覆餗之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