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博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4

通今博古

成语拼音

tōng jīn bó gǔ

成语解释

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。形容知识渊博。

成语出处

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博古知今。”

旁搜博采

成语拼音

páng sōu bó cǎi

成语解释

广泛搜集采取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序汇·史阁叙述》:“君知其难,则自能旁搜博采,若我太祖高皇帝然,唯务得人而后已。”

兼收博采

成语拼音

jiān shōu bó cǎi

成语解释

犹兼收并采。广泛收罗采用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论选用西北士大夫札子》:“仁宗皇帝照知其弊,公听并观,兼收博采,无南北之异。”

强识博闻

成语拼音

qiǎng shí bó wén

成语解释

指记忆力强,见闻广博。同“强记博闻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梁章钜《归田琐记·寿序》:“生平无他嗜好,以著述为性命,强识博闻,达于国家掌故。”

强记博闻

成语拼音

qiáng jì bó wén

成语解释

指记忆力强,见闻广博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陆游《贺皇太子受册笺》:“英姿达识,事洞照于几先;强记博闻,言必稽于古训。”

旁求博考

成语拼音

páng qiú bó kǎo

成语解释

多方搜求,广泛考证。

成语出处

鲁迅《“皇汉医学”》:“引用书目多至一百余种,旁求博考,洵大观也。”

旁收博采

成语拼音

páng shōu bó cǎi

成语解释

广泛收集采纳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怗毕》:“裴松之之注《三国》也,刘孝标之注《世说》也,偏记杂谈,旁收博采。”

襃衣博带

成语拼音

bāo yī bó dài

成语解释

亦作“褒衣博帶”。亦作“裒衣博帶”。宽衣大带。古代儒者的装束。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古者有鍪而綣領而王天下者矣……豈必襃衣博帶,句襟委章甫哉?”《汉书·雋不疑传》:“ 不疑 冠進賢冠,帶櫑具劍,佩環玦,襃衣博帶,盛服至門上謁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襃,大裾也。言着襃大之衣,廣博之帶也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杂记》:“ 韋承貽 咸光 中策試,夜潛紀長句於都堂西南隅曰:‘褒衣博帶滿塵埃,獨上都堂納試迴!’”《明史·张士隆传》:“夫裒衣博帶之雅,孰與市井狡儈之羣。” 清 黄遵宪 《续怀人诗》:“襃衣博帶進賢冠,禮樂東方萬國看。”亦省作“ 襃博 ”。 宋 梅尧臣 《宿州河亭书事》诗:“新衣尚穿束,舊服變襃博。” 宋 苏轼 《谢对衣金带表》之一:“豈徒褒博以爲容,願盡糜捐而報德。”

知今博古

成语拼音

zhī jīn bó gǔ

成语解释

贯通古今。知识渊博

成语出处

元·赵彦晖《点绛唇·席上咏妓》曲:“知今博古通三教,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。”

深稽博考

成语拼音

shēn jī bó kǎo

成语解释

稽:考核;考:查核。深入地稽考,广泛地查核。形容苦心钻研学问

成语出处

钱仲联《黄公度先生年谱》:“逮穷年累月,深稽博考,然后乃晓然于是非得失之宜,长短取舍之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