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阙一不可
成语解释
两种以上因素中,缺少哪一种也不行。
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
成语解释
竭:尽,完。拿不完,用不尽。形容非常丰富。
成语出处
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唯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。”
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
成语解释
焉:哪儿;附:依附。皮都没有了,毛往哪里依附呢?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,就不能存在。 >> 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左传·僖公十四年》:“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”
凝瞩不转
成语解释
指目不转睛。
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
成语解释
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。 >> 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荀慈明曰:‘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,以为至公。’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
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
成语解释
茅茨:茅屋;翦:修饰;采椽:枥木或柞木椽子;斫:砍削。用茅草覆盖屋顶,屋顶的椽子也未加砍削。形容生活简陋俭朴
成语出处
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。”
瞒上不瞒下
成语解释
瞒:也作“漫”,欺骗,蒙蔽。瞒着上面,不瞒下面。指通同作弊,不使上级知道。
成语出处
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六回:“现在是上头堂官晓得了这桩事情。不瞒老哥说:这些事情原是瞒上不瞒下,常常有的,就是家兄及兄弟也常常替人家经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