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
混沌不分
成语解释
混沌:亦作“浑沌”,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。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。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。
成语出处
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南海之帝为倏,北海之帝为善,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窃,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’日凿一窃,七日而浑沌死。”
矫矫不群
成语解释
矫矫:翘然出众的样子;群:与众不同。形容高超出众,不同一般。
成语出处
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十二:“此《赠王公思礼》,分明写一位精细勇烈人。故能所向无敌,任事多效。首详其出处及幼少之事,便已矫矫不群。”
何所不至
成语解释
①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无所不至。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。②指什么坏事都干。
豪牦不伐,将用斧柯
成语解释
见“ 豪末不掇,將成斧柯 ”。
浮浪不经
成语解释
浮浪:行为轻薄放荡;不经:不守礼法规则。形容行为放纵任性,不受约束
成语出处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若为妾而触父,因妓而弃家,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不经之人。”
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
成语解释
比喻避嫌疑。同“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整冠”。
成语出处
《艺文类聚》卷四一引三国·魏·曹植《君子行》:“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;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。”
不猧不魀
成语解释
“猧”念wō;“魀”念gà。比喻左右为难,不好处理。也形容样子别扭。同“不尴不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