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2

蚌病成珠

成语拼音

bàng bìng chéng zhū

成语解释

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明月之珠,蚌之病而我之利。”

指日成功

成语拼音

zhǐ rì chéng gōng

成语解释

指不久即可成功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三折:“觑曹操易如反掌,克日而破,指日成功。”元·杨梓《豫让吞炭》第二折:“与我谨守堤岸,不可渗泄,指日成功,共享其利。”

逐队成群

成语拼音

zhú duì chéng qún

成语解释

形容人多。

成语出处

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第五回:“游街的犯人,逐队成群;看游街的闲人,填街塞巷。”

蒸沙成饭

成语拼音

zhēng shā chéng fàn

成语解释

要把沙子蒸成饭。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。

成语出处

《楞严经》:“若不断淫,修禅定者,如蒸沙石欲其成饭,经千百劫,只名热沙。”

忧愤成疾

成语拼音

yōu fèn chéng jí

成语解释

忧愁气愤得病了。形容极其忧愤。

成语出处

《五代史平话·晋史》:“契丹因晋主招纳吐谷浑,遣使来让(责备),晋主忧愤成疾。”

五步成诗

成语拼音

wǔ bù chéng shī

成语解释

唐史青能五步成诗。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沈炳震《唐诗金粉·敏悟》:“青上书自荐能诗,云:‘子建七步,臣五步之内可塞明诏。’明皇试以除夕、上元、竹火笼等诗,应口而出。上称赏,授以官。”今存《应诏赋得除夜》一首,见《全唐诗》卷一一五。

剜肉成疮

成语拼音

wān ròu chéng chuāng

成语解释

本想割肉医疮,但被割之处反成新疮。比喻行事只顾一面,结果与预想适得其反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崔与之《辞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》:“剜肉成疮,有根本先拨之虑;张颐待哺,有樵苏后爨之忧。”

脱口成章

成语拼音

tuō kǒu chéng zhāng

成语解释

出口便成文章。比喻才思敏捷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黄州再祭文与可文》:“艺学之多,蔚如秋蒉。脱口成章,粲莫可耘。”

染翰成章

成语拼音

rǎn hàn chéng zhāng

成语解释

指提笔成文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谢榛《四溟诗话》卷二:“诗,适情之具。染翰成章,自然高妙,何必苦思以凿其真?”

七步成诗

成语拼音

qī bù chéng shī

成语解释

称人才思敏捷。 >> 七步成诗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;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’帝深有惭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