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地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4:53

感天地,动鬼神

成语拼音

gǎn tiān dì,dòng guǐ shén

成语解释

感:感动。感动天地,使鬼神为之哭泣。形容事迹或文艺作品感人至深

成语出处

清·黄宗羲《陈苇庵年伯诗序》:“向令风雅而不变,则诗为之道,狭隘而不及情,何以感天地而动鬼神乎?”

道道地地

成语拼音

dào dào dì dì

成语解释

非常地道

成语出处

陈立德《前驱》:“虽然号称是留过洋的博士,其实却只不过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上海小开,连点商人的本事也没有。”

修文地下

成语拼音

xiū wén dì xià

成语解释

修文:修明文教。指文人死亡

成语出处

唐·杜甫《哭李常侍郎》诗:“一代风流尽,修文地下深。”

天宽地窄

成语拼音

tiān kuān dì zhǎi

成语解释

窄:狭小。形容天下难以容身

成语出处

元·马致远《荐福碑》第三折:“只为他财散人离,闪的我天宽地窄,抵死待要屈脊低腰,又有会巧言令色。”

天灾地孽

成语拼音

tiān zāi dì niè

成语解释

灾:灾祸;孽:灾殃。天地间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高祖纪》:“天灾地孽,物怪人妖,衣冠钳口,道路以目。”

天冠地屦

成语拼音

tiān guān dì jù

成语解释

比喻双方相差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夫卜而有不审,不见夺糈;为人主计而不审,身无所处。此相去远矣,犹天冠地屦也。”

天震地骇

成语拼音

tiān zhèn dì hài

成语解释

震:震动。震动了天地。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。有时形容事件、场面令人惊骇。

成语出处

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帝纪》裴松之注:“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,大行皇帝崩,呜呼哀哉!于时天震地骇。”

天高地下

成语拼音

tiān gāo dì xià

成语解释

①比喻尊卑有别。②比喻各种情势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天高地下,万物散殊,而礼制行矣。”

天崩地陷

成语拼音

tiān bēng dì xi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重大的事变。也形容巨大的声响。同“天崩地坼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5回:“此人善造火炮,能去十四五里远近,石炮落处,天崩地陷,山倒石裂。”

天长地老

成语拼音

tiān cháng dì lǎo

成语解释

犹天长地久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高濂《玉簪记·词媾》:“两情浓同下蓝桥,战兢兢欢娱较少,成就了凤友鸾交,休忘却天长地老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