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调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5

品竹调丝

成语拼音

pǐn zhú tiáo sī

成语解释

泛指吹弹管弦乐器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》:“[柳耆卿]吟诗作赋,琴棋书画,品竹调丝,无所不通。”

吹竹调丝

成语拼音

chuí zhú tiáo sī

成语解释

竹:管乐器;调:调弄;丝:弦乐器。指管弦乐合奏。泛指音乐活动

成语出处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》:“吹竹调丝,行炙劝酒。”

鼎鼐调和

成语拼音

dǐng nai tiáo hé

成语解释

比喻处理国政。

成语出处

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,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,遂辅武丁以治国。

胶柱调瑟

成语拼音

jiāo zhù tiáo sè

成语解释

瑟:古代一种弹拨乐器。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,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。比喻拘泥死板,缺少变通。

成语出处

《文子·五·道德》:“老子曰:‘执一世之法籍,以非传代之俗,譬犹胶柱调瑟。’”

遣将调兵

成语拼音

qiǎn jiāng diào bīng

成语解释

泛指调动安排人力。见“遣兵调将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90回:“你既是昆仑之士,理当遣将调兵,共决雌雄。”

遣兵调将

成语拼音

qiǎn bīng diào jiàng

成语解释

犹调兵遣将。亦作“遣将调兵”、“遣将征兵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禅真逸史》第二八回:“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,然后自领马步军兵,离寨伺候。”

品竹调弦

成语拼音

pǐn zhú diào xián

成语解释

泛指吹弹管弦乐器。亦作“品竹调丝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武汉臣《玉壶春》第一折:“一行行品竹调弦。”

弄粉调脂

成语拼音

nòng fěn tiáo zhī

成语解释

调:调和;脂:胭脂。指以脂粉妆饰容颜

成语出处

《货郎旦》第四折:“我本是穷乡寡妇,没什的艳色娇子,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,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。”

离山调虎

成语拼音

lí shān diào hǔ

成语解释

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。

成语出处

《白雪遗音·八角鼓·精忠》:“岳老爷得胜不班师,秦桧东窗定巧计,私造金牌传假旨,暗使离山调虎计,风波亭上死的屈。”

补苴调胹

成语拼音

bǔ jū tiáo ér

成语解释

补苴:补缀;调胹:烹调煮熟。比喻经过加工使之完美

成语出处

宋·王安石《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》:“博闻该见有志之士,补苴调胹,冀以就完而力不足,又无可为之地,故终不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