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屋而封 阅读更多 关于比屋而封 成语拼音 bǐ wū ér fēng 成语解释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,家家都有德行,堪受旌表。后泛称风俗淳美。 成语出处 《尚书大传》卷五:“周人可比屋而封。”汉·陆贾《新语·无为》:“尧舜之民,可比屋而封;桀纣之民,可比屋而诛者,教化使然也。”
敢怨而不敢言 阅读更多 关于敢怨而不敢言 成语拼音 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 成语解释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。 成语出处 宋·邓牧《伯牙琴·吏道》:“吏无避忌,白昼肆行,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,敢怒而不敢诛。”
半涂而罢 阅读更多 关于半涂而罢 成语拼音 bàn tú ér bà 成语解释 半路上终止。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。同“半涂而废”。 成语出处 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陛下持之不坚,半涂而罢,伤威损费,为弊必深。”
半途而废 阅读更多 关于半途而废 成语拼音 bàn tú ér fèi 成语解释 废:停止。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,中途停顿,有始无终。 >> 半途而废的成语故事 成语出处 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废,吾弗难已矣。”
待时而举 阅读更多 关于待时而举 成语拼音 dài shí ér jǔ 成语解释 待:等待;举:行动。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 成语出处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9回:“寡君知天运之盛衰,达时务之机变,所以养兵练将,待时而举。”
一轰而起 阅读更多 关于一轰而起 成语拼音 yī hōng ér qǐ 成语解释 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,一下子行动起来 成语出处 梁斌《红旗谱》第二卷:“一轰而起,一轰而散,他逮不住领头人儿,看他有什么法子?”
一言而定 阅读更多 关于一言而定 成语拼音 yī yán ér dìng 成语解释 一句话说定了,不再更改。比喻说话算数,决不反悔 成语出处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楚一言而定三国。”
中途而废 阅读更多 关于中途而废 成语拼音 zhōng tú ér fèi 成语解释 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。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成语出处 《北史·景穆十二壬传》:“愿闻朝廷,特开运略,少复赐宽,假以日月,无使为山之功,中途而废。”
掩耳而走 阅读更多 关于掩耳而走 成语拼音 yǎn ěr ér zǒu 成语解释 掩:遮盖。捂着耳朵走开。指不愿听别人的话 成语出处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5回:“宁喜以殖之遗命,告于蘧瑗,瑗掩耳而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