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从天而下

成语拼音

cóng tiān ér xià

成语解释

比喻出于意外,突然出现。

成语出处

《汉书·周亚夫传》:“直入武库,击鸣鼓。诸侯闻之,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。”

称薪而爨,数粒乃炊

成语拼音

chēng xīn ér cuàn,shǔ lì nǎi chuī

成语解释

称:衡量;薪:柴;爨:烧火煮饭。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。比喻只注意小事,斤斤计较,形容吝啬或贫穷

成语出处

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接疏》:“明者举大略细,不忮不求,故能取威定功,成天平地,岂肯称薪而爨,数粒乃炊,并瑕弃璧。”

称柴而爨

成语拼音

chēng chái ér cuàn

成语解释

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。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。同“称薪而爨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五:“积财聚谷,日不暇给。真个是数米而炊,称柴而爨。”

趁虚而入

成语拼音

chèn xū ér rù

成语解释

趁力量虚弱时侵入。

成语出处

《去笈七签》卷一二0:“将至所居,自后垣乘虚而入,径及庭中。”

秤薪而爨

成语拼音

chēng xīn ér cuàn

成语解释

薪:柴;爨:烧火煮饭。比喻只注意小事,不从大处着眼。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称薪而爨,数米而炊,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。”

卷席而居

成语拼音

juàn xí ér jū

成语解释

极言生活之不安定,随时准备逃难。

成语出处

唐·沈亚之《万胜岗新城录》:“冬,纵兵临寿春,屠马塘,走其守令狐通,焚霍丘,淮南郡邑大骇,民人卷席而居。”

见幾而作

成语拼音

jiàn jī ér zuò

成语解释

幾:通“机”,时机;作:行动。指抓住有利时机及时采取行动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见幾而作,不俟终日。”

见几而作

成语拼音

jiàn jī ér zuò

成语解释

几:苗头;作:行动。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。

成语出处

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见几而作,不俟终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