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公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货赂公行

成语拼音

huò lù gōng xíng

成语解释

赂:贿赂;公行:公开。公开用金钱、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的活动。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三公倾邪,皆希世见用,货赂并行,强者为怨,不见举奏,弱者守道,多被陷毁。”

公是公非

成语拼音

gōng shì gōng fēi

成语解释

公认的是非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刘禹锡《天论上》:“人能胜乎天者,法也。法大行,则是为公是,非为公非,天下之人蹈道必赏,违之必罚。”

游闲公子

成语拼音

yóu xián gōng zǐ

成语解释

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游闲公子,饰冠剑,连车骑,亦为富贵容也。”

货贿公行

成语拼音

huò huì gōng xíng

成语解释

指公开行贿受赂。同“贿赂公行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魏书·刑罚志》:“天平后,迁移草创,百司多不奉法,货贿公行。”

公修公德,婆修婆德

成语拼音

gōng xiū gōng dé,pó xiū pó dé

成语解释

指修德属个人,不得兼代。

成语出处
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,‘公修公德,婆修婆德’,咱‘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’,你不要,可行不得。”

白衣公卿

成语拼音

bái yī gōng qīng

成语解释

古时指进士。唐代人极看重进士,宰相多由进士出身,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,是说虽是白衣之士,但享有卿相的资望。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卷一·散序进士》:“缙绅虽位极人臣,不由进士者,终不为美,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,其推重谓之‘白衣公卿’,又曰‘一品白衫’。”

直入公堂

成语拼音

zhí rù gōng táng

成语解释

比喻言行直截了当,不绕弯子。

成语出处

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九:“可是,咱们就这么直入公堂的去说,还是不行。”又《四世同堂》七:“到这几家去!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,明白吗?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!”

振缨公朝

成语拼音

zhèn yīng gōng cháo

成语解释

振缨:弹冠,出仕。指入朝做官

成语出处

晋·陶潜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振缨公朝,则德音允集。”

未了公案

成语拼音

wèi liǎo gōng àn

成语解释

公案:案件,问题。没有解决的案件或事情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:“僧问:‘如何是先师未了底公案?’师便打曰:‘视祢不了,殃及儿孙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