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公的成语
货赂公行
成语解释
赂:贿赂;公行:公开。公开用金钱、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的活动。
成语出处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:“三公倾邪,皆希世见用,货赂并行,强者为怨,不见举奏,弱者守道,多被陷毁。”
报冰公事
成语解释
旧时官场指清苦的差使。
公修公德,婆修婆德
成语解释
指修德属个人,不得兼代。
成语出处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,‘公修公德,婆修婆德’,咱‘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’,你不要,可行不得。”
白衣公卿
成语解释
古时指进士。唐代人极看重进士,宰相多由进士出身,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,是说虽是白衣之士,但享有卿相的资望。
成语出处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卷一·散序进士》:“缙绅虽位极人臣,不由进士者,终不为美,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,其推重谓之‘白衣公卿’,又曰‘一品白衫’。”
直入公堂
成语解释
比喻言行直截了当,不绕弯子。
成语出处
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九:“可是,咱们就这么直入公堂的去说,还是不行。”又《四世同堂》七:“到这几家去!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,明白吗?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