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和的成语
一团和气
成语解释
本指态度和霭可亲。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,不讲原则。 >> 一团和气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宋·朱熹《伊洛渊源录》卷三引《上蔡语录》:“明道终日坐,如泥塑人,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。”
浑俗和光
成语解释
浑俗:与世俗混同;和光:混合所有光彩。比喻不露锋芒,与世无争。也比喻无能,不中用。
成语出处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,真一味风清月朗。”
歪嘴和尚瞎念经
成语解释
比喻为谋私利而乱搬教条
指着和尚骂贼秃
成语解释
表面骂第三者,实际是指桑骂槐骂对方
跑了和尚跑不了庙
成语解释
指纵然一时躲掉,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,最后还是无法脱身。
成语出处
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十章:“往哪里跑?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。在东北这块地方,跑哪里也是小鬼子和汉奸的天下。”
混俗和光
成语解释
同于尘俗,不露锋芒。指不求特异,与世无争。
成语出处
明·无名氏《李云卿》第一折:“贫僧混俗和光,常于闹市之中,口发狂言,串拖二八金钱,每与孩童嬉戏游玩,人皆见而恶之。”
剪须和药
成语解释
剪:剪掉;须:胡须;和:调制。剪下胡须调制配药。比喻体恤下属。 >> 剪须和药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勣既忠力,帝谓可托大事,尝暴疾,毉曰:‘用须灰可治。’帝乃自剪须以和药,及愈入谢,顿首流血。帝曰:‘吾为社稷计,何谢之。’ 《新唐书·李勣传》
画荻和丸
成语解释
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。同“画荻丸熊”。
成语出处
宋·欧阳修幼时,母郑氏以荻画地教子读书。唐·柳仲郢幼嗜学,母韩氏用熊胆和制丸子,使郢夜咀咽以提神醒脑。郭沫若《虎符》附录《写作缘起》:“但要写母爱,在儿女小的时候容易表现,如推干就湿、画荻和丸之类,都是儿女小时的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