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虎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自投虎口

成语拼音

zì tóu hǔ kǒu

成语解释

投:进入;虎口:比喻十分危险的处所。比喻自己进入危险的场所送死

成语出处

清·如莲居士《薛刚反唐》第20回:“这薛刚真正胆大包天,不想生法报仇,反来祭扫铁丘坟,是自投虎口。”

舄乌虎帝

成语拼音

xì wū hǔ dì

成语解释

因“舄”与“乌”、“虎”和“帝”字形相近,同经传抄,容易写错。指文字抄传错误。

成语出处

《埤雅》:“舄九写而为乌,虎三写而为帝,言书之转易如此。”

狼餐虎噬

成语拼音

láng cān hǔ shì

成语解释

①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。同“狼餐虎咽”。②比喻残酷剥削搜括。 >> 狼餐虎噬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,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,且不吃酒,将各样好下饭,狼餐虎噬,则一顿都噻了,方才吃酒,以此号为净盘将军。 元·无名氏《小尉迟》第一折

狐藉虎威

成语拼音

hú jiè hǔ wēi

成语解释

比喻仰仗别人威势或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。同“狐假虎威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恩幸传序》:“曾不知鼠凭社贵,狐藉虎威,外无逼主之嫌,内有专用之功。”

凤叹虎视

成语拼音

fèng tàn hǔ shì

成语解释

形容谈吐文雅,器宇轩昂。

成语出处

《文选·曹植〈与吴季重书〉》:“足下鹰扬其体,凤叹虎视,谓萧曹不足俦,卫霍不足侔也。”李善注:“凤以喻文也,虎以喻武也。叹犹歌也。取美壮之意。”

鹰扬虎视

成语拼音

yīng yáng hǔ shì

成语解释

象鹰那样飞翔,如虎一般雄视。形容十分威武。

成语出处

《诗经·大雅·大明》:“维师尚父,时维鹰扬。”《周易·颐》:“虎视耽耽,其欲逐逐。”三国魏·应璩《与侍郎曹长思书》:“王肃以宿德显授,何曾以后进见拔,皆鹰扬虎视,有万里之望。”

燕颔虎颈

成语拼音

yàn hàn hǔ jǐng

成语解释

颔:下巴颏。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。

成语出处

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超问其状,相者指曰:‘生燕颔虎颈,飞而食肉,此万里侯相也。’”

龙战虎争

成语拼音

lóng zhàn hǔ zhēng

成语解释

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。同“龙争虎斗”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分裂诸夏,龙战虎争。”

龙威虎震

成语拼音

lóng wēi hǔ zhèn

成语解释

形容气势奔放雄壮。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,灵活舒展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赵与时《宾退录》第二卷:“梁鹄书,如龙威虎震,剑拔弩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