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击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6

鼓腹击壤

成语拼音

gǔ fù jī rǎng

成语解释

原指人民吃得饱,有余闲游戏。后用为称颂太平盛世之典。同“击壤鼓腹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儒林传·何妥》:“上古之时,未有音乐,鼓腹击壤,乐在期间。”唐·卢照邻《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》:“凿井耕田者不知自然,鼓腹击壤者不知帝力。”

以半击倍

成语拼音

yǐ bàn jī bèi

成语解释

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。形容取胜之易。

成语出处

《管子·制分》:“人事荒乱,以十破百;器备不行,以半击倍。”尹知章注:“敌国器备,不可施行;故此虽半,可以击彼之倍。”

悬羊击鼓,饿马提铃

成语拼音

xuán yáng jī gǔ,è mǎ tí líng

成语解释

悬:吊挂。把羊吊起来,使羊脚乱动击鼓;把铃吊在饿马的蹄子上发出声音。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

成语出处

元·无名氏《千里独行》楔子:“俺今夜倒下个空营,着悬羊击鼓,饿马提铃。”

唾壶击碎

成语拼音

tuò hú jī suì

成语解释

唾壶:古代的痰盂。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。 >> 唾壶击碎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豪爽》:“以如意打唾壶,壶口尽缺。”

声东击西

成语拼音

shēng dōng jī xī

成语解释

声:声张。指造成要攻打东边的声势,实际上却攻打西边。是使对方产生错觉以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。 >> 声东击西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:“故用兵之道,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,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,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,将欲西而示之以东,……”唐·杜佑《通典·兵六》说:“声言击东,其实击西。”

抚掌击节

成语拼音

fǔ zhǎng jī jié

成语解释

抚掌:拍手。击节:打拍子。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。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谢尚传》:“便着衣帻而舞。导令坐者抚掌击节。”

悲歌击筑

成语拼音

bēi gē jī zhù

成语解释

以之为典,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。 >> 悲歌击筑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载:战国时,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,入秦刺秦王,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,高渐离击筑,荆轲歌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,登车不顾而去。

枕戈击楫

成语拼音

zhěn gē jī jí

成语解释

枕着兵器,拍击船桨。形容杀敌心切,志节慷慨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浴日生《海国英雄记·坐朝》:“便凭着这肝胆轮囷,枕戈击楫,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!”

重门击柝

成语拼音

chóng mén jī tuò

成语解释

柝:打更用的梆子。设置重重门户,并派更夫巡夜。指严加戒备,以防不测。

成语出处
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。”

重关击柝

成语拼音

chóng guān jī tuò

成语解释

设置重门,击柝(木梆)巡夜。指警戒森严。

成语出处

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:“所以未具上闻者,欲待至上,面自咨申。不图重关击柝,觐接莫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