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金的成语
玉质金相
成语解释
金、玉:比喻美好;质:本质;相:外貌。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。也形容人相貌端美。
成语出处
汉·王逸《离骚序》:“所谓金相玉质,百世无匹,名垂罔极,永不刊灭者矣。”
玉圭金臬
成语解释
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。圭,观测日影的仪器;臬,靶子。金玉言其贵重。
成语出处
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圣谷篇语》:“国朝《岭南文钞》张南山《圣谷篇》语云:果中有核,肉中有骨,言中有物。三语括尽要旨,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。”
纸醉金迷
成语解释
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。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。 >> 纸醉金迷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宋·陶穀《清异录·居室》:“(痈医孟斧)有一小室,窗牖焕明,器皆金饰,纸光莹白,金彩夺目,所亲见之,归语人曰:‘此室暂憩,令人金迷纸醉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