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龙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3

虎略龙韬

成语拼音

hǔ lüè lóng tāo

成语解释

略: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《三略》。韬:指《六韬》。《三略》、《六韬》是古代兵书。泛指兵书、兵法,也指兵家权谋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刘基《悲杭城》诗:“一朝奔迸各西东,玉斝金杯散蓬荜。清都太微天听高,虎略龙韬缄石室。”

凤翥龙骧

成语拼音

fèng zhù lóng xiā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奋发有为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孙柚《琴心记·牛酒交欢》:“新筑沙堤行宰相,喜今朝凤翥龙骧,燕友逢春,莺朋出谷。”

虎窟龙潭

成语拼音

hǔ kū lóng tán

成语解释

窟:洞穴;潭:深水池。龙居住的深水潭,虎栖身的巢穴。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。

成语出处

元·汪元亨《沉醉东风·归田》:“怕筑成传说墙,愁扳折朱云槛,急跳出虎窟龙潭。”

一登龙门

成语拼音

yī dēng lóng mén

成语解释

龙门: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。指一时间飞黄腾达。 >> 一登龙门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容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李膺传》

虎变龙蒸

成语拼音

hǔ biàn lóng zhēng

成语解释

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。

成语出处

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·节镇还朝》:“君侯膺归衮之期,贱子附迁莺着役。风期未远,存问非遥。虎变龙蒸,风云自爱。”

不辨龙蛇

成语拼音

bù biàn lóng shé

成语解释

辨:辨别,明察。是龙是蛇不加分辨。形容不分优劣,不识好坏

成语出处

元·宫大用《范张鸡黍》第二折:“如今那宪台疏乱滚滚当路豺狼,选法弊絮叨叨请俸日月,禹门深眼睁睁不辨龙蛇。”

虎掷龙拿

成语拼音

hǔ zhì lóng ná

成语解释

掷:挣扎跳跃。指龙虎互相争斗。比喻激烈的搏斗。

成语出处

金·元好问《楚汉战处》诗:“虎掷龙拿不两存,当年曾此赌乾坤。”

凤狂龙躁

成语拼音

fèng kuáng lóng zào

成语解释

形容心情烦躁,精神失常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偓《喜凉》诗:“炉炭烧人百疾生,凤狂龙躁减心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