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名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10

硕彦名儒

成语拼音

shuò yàn míng rú

成语解释

硕:大;彦:有才学的人。指有名声的大学者

成语出处

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八回:“公子好客,结多少硕彦名儒;相府开筵,常聚些布衣韦带。”

不可名状

成语拼音

bù kě míng zhuàng

成语解释

名:用言语说出;状:描绘,形容。无法用语言来形容。

成语出处

《老子》第十四章:“绳绳不可名,复归于无物,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。”晋·葛洪《神仙记·王远》:“衣有文采,又非锦绮,光彩耀目,不可名状。”

功就名成

成语拼音

gōng jiù míng chéng

成语解释

功:功业。就:达到。指成就了功业,也有了名声

成语出处

明·沈采《千金记·游仙》:“当初一个布衣人,到如今功就名成,加封匪轻。”

利惹名牵

成语拼音

lì rě míng qiān

成语解释

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。亦作“利绾名牵”。

成语出处

元·张歌《湘妃怨·乐闲》曲:“想当年,利惹名牵。”

行亏名缺

成语拼音

xíng kuī míng quē

成语解释

行:行为,德行。德行亏损,名声低下

成语出处

明·高则诚《琵琶记·丞相发怒》:“自小攻读,从来知礼,忍使行亏名缺。”

利绾名牵

成语拼音

lì wǎn míng qiān

成语解释

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。同“利惹名牵”。

成语出处

明·高明《琵琶记·副末开场》:“一举鳌头,再婚牛氏,利绾名牵竟不归。”

藏之名山

成语拼音

cáng zhī míng shān

成语解释

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形容著作极有价值。

成语出处

三国·魏·鱼豢《魏略》:“虽未能藏之名山,将以传之同好。”

藏诸名山

成语拼音

cáng zhū míng shān

成语解释

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"仆诚以着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责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。”

藏之名山,传之其人

成语拼音

cáng zhī míng shān,chuán zhī qí rén

成语解释

把著作藏在名山,传给志趣相投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仆诚以著此书,藏诸名山,传之其人,通邑大都,则仆偿前辱之现,虽万被戮,岂有悔哉。”

砥砺名节

成语拼音

dǐ lì míng jié

成语解释

砥砺磨炼,立名立节。

成语出处

《晋书·夏侯湛传》:“论者谓湛虽生不砥砺名节,死则俭约令终,是深达存亡之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