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豆塞耳 阅读更多 关于两豆塞耳 成语拼音 liǎng ěr sāi dòu 成语解释 比喻为局部的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,不能认清全局或看到根本。 成语出处 《鹖冠子·天则》:“夫耳之主听,目之主明。一叶蔽目,不见太山;两豆塞耳,不闻雷霆。”
豺狼塞路 阅读更多 关于豺狼塞路 成语拼音 chái láng sāi lù 成语解释 豺狼:两种凶狠的野兽;塞:堵塞。比喻坏人当权 成语出处 《北史·隋本纪》:“一人失德,四海土崩,群盗蜂起,豺狼塞路,南巢遂往,流彘不归。”
漫山塞野 阅读更多 关于漫山塞野 成语拼音 màn shān sāi yě 成语解释 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。形容很多。同“漫山遍野”。 成语出处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1回:“操大怒曰:‘诸葛村夫,安敢如此!’催动三军,漫山塞野,尽至新野下寨。”
充天塞地 阅读更多 关于充天塞地 成语拼音 chōng tiān sāi dì 成语解释 指整个宇宙。 成语出处 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卷下:“‘你看这个天地中间,甚么是天地的心?’对曰:‘尝闻人是天地的心。’曰:‘人又甚么教做心?’对曰:‘只是一个灵明。’可知充天塞地中间,只有这个灵明。”
拔本塞原 阅读更多 关于拔本塞原 成语拼音 bá běn sè yuán 成语解释 ①比喻背弃根本。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。多用于坏事。亦作“拔本塞源”。 成语出处 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。”
昭德塞违 阅读更多 关于昭德塞违 成语拼音 zhāo dé sè wéi 成语解释 彰明美德,杜绝错误。 成语出处 《左传·恒公二年》:“君人者将昭德塞违,以临照百官。”孔颖达疏:“昭德,谓昭明善德,使德益彰闻也;塞违,谓闭塞违邪,使违命止息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