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三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事无三不成

成语拼音

shì wú sān bù chéng

成语解释

谓办事非经多次努力不会轻易成功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三回:“常言道,事无三不成,你进洞两遭了,再进去一遭,管情救出师父来也。”

三吐三握

成语拼音

sān tǔ sān wò

成语解释

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鲁世家》:“周公戒伯禽曰:‘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。我于天下亦不贱矣,然我一沐三握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。’”

三衅三浴

成语拼音

sān xìn sān yù

成语解释

衅:以香涂身。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。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。 >> 三衅三浴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国语·齐语》:“比至,三衅三浴之,桓公亲逆之于郊,而与之坐而问焉。”

六臂三头

成语拼音

liù bì sān tóu

成语解释

比喻人的本事非凡,神通广大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孟称舜《死里逃生》第一折:“便六臂三头待怎么,料应飞不出这天罗嘑。”

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

成语拼音

chǔ suī sān hù,wáng qín bì chǔ

成语解释

三户:几户人家;亡:灭;秦:秦国。虽只几户人家,也能灭掉秦国。比喻虽小,决心大也能成功。 >> 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故楚南公曰:‘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’也。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九流三教

成语拼音

jiǔ liú sān jiào

成语解释

泛指宗教、学术中各种流派。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六:“(梁武)帝问三教九流及汉朝旧事,了如目前。”

红日三竿

成语拼音

hóng rì sān gān

成语解释

指天已大亮,时候不早。

成语出处

《南齐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,日出高三竿,朱色赤黄。”

犒赏三军

成语拼音

kào shǎng sān jūn

成语解释

犒:以财物或食物慰劳、鼓励。三军:春秋时称中军、左军、右宫为三军;后统称军队。现指陆、海、空三军。指奖赏、慰劳军队将士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49回:“再命户部颁发粮草彩缎,工部发出御酒三百坛,着礼部加封,差出内臣田思忠,解往潭州岳爷军前,犒赏三军。”

不问三七二十一

成语拼音

bù wèn sān qī èr shí yī

成语解释

不顾一切,不问是非情由

成语出处

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5回:“逛窑姐儿的人,倘给老爷查着了,他不问三七二十一,当街就打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