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上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0

下塞上聋

成语拼音

xià sāi shàng lóng

成语解释

塞:堵塞不通。聋:耳朵的听觉失灵。下边堵塞不通,上边听觉失灵。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韩愈《子产不毁乡校颂》:“川不可防,言不可弭,下塞上聋,邦其倾矣。”

看不上眼

成语拼音

kàn bù shàng yǎn

成语解释

看不过眼,不合己意

成语出处

清·陈忱《水浒后传》第八回:“我是好男子,这狐群狗党看不上眼,要差我上东京。”

公车上书

成语拼音

gōng chē shàng shū

成语解释

公车:汉代官署名。指举人进京应试。特指入京会试的士人上书言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东方朔传》:“朔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干奏牍。”

下学上达

成语拼音

xià xué shàng dá

成语解释

指学习人情事理,进而认识自然的法则。

成语出处

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。”

塔尖上功德

成语拼音

tǎ jiān shàng gōng dé

成语解释

比喻快要完成的工作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这是个权宜之术。贤弟须知,塔尖上功德,休得固辞。”

难于上天

成语拼音

nán yú shàng tiān

成语解释

比上天还难。形容极其困难,不易实现。

成语出处

汉·枚乘《上书谏吴王》:“必若所欲为,危于累卵,难于上天。”

琅琅上口

成语拼音

láng láng shàng kǒu

成语解释

琅琅:玉石相击声,比喻响亮的读书声。指诵读熟练、顺口。也指文辞通俗,便于口诵。

成语出处

清 王韬《淞隐漫录》:“自幼即喜识字,授以唐诗,琅琅上口。”

蹇人上天

成语拼音

jiǎn rén shàng tiān

成语解释

比喻不可能之事。亦作“蹇人升天”。 >> 蹇人上天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典出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王莽末,天水童谣曰:‘出吴门,望缇群。见一蹇人,言欲上天;令天可上,地上安得民!’时隗初起兵于天水,后意稍广,欲为天子,遂破灭。器少病蹇。”

骑鹤上扬州

成语拼音

qí hè shàng yáng zhōu

成语解释

后因以比喻欲集做官、发财、成仙于一身,或形容贪婪、妄想。 >> 骑鹤上扬州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梁·殷芸《小说》卷六:“有客相从,各言所志:或原为扬州刺史,或原多赀财,或原骑鹤上升,其一人曰:‘腰缠十万贯,骑鹤上扬州。’欲兼三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