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舌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39

齿敝舌存

成语拼音

chǐ bì shé cún

成语解释

牙齿都掉了,舌头还留存。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,柔软的常能保全

成语出处

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素暴悍者,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,齿敝舌存,含垢藏疾,尊贤容众,苶然沮丧,若不胜衣也。”

目瞪舌挢

成语拼音

mù dèng shé jiǎo

成语解释

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。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
成语出处

谭嗣同《思纬氤氲台短书一报元征》:“向之主战者,乃始目瞪舌挢,神丧胆落,不敢出一语。”

酒入舌出

成语拼音

jiǔ rù shé chū

成语解释

形容人喝酒以后喜欢唠叨。

成语出处

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十卷:“臣闻之酒入者舌出,舌出者弃身,不宁弃酒乎?”

能言舌辩

成语拼音

néng yán shé biàn

成语解释

言:说,讲;辩:辩论。形容很会说话,善于辩论,口才好

成语出处

明·黄元吉《流星马》第一折:“圣人着小官传与李道宗,便着差能言舌辩,通晓沙漠人言说语,你可去说将这匹马来。”

目瞪舌强

成语拼音

mù dèng shé qiáng

成语解释

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。同“目瞪口呆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众祭潘用和文》:“俄而于朋辈之中夺其一人而去,使其徒回皇四望,而目瞪舌强,不知所以为策。”

唇焦舌敝

成语拼音

chún jiāo shé bì

成语解释

焦:干;敝:破。嘴唇干,舌头破。形容说话太多,费尽唇舌。

成语出处

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·夫差内传》:“焦唇干舌,苦身劳力,上事群臣,下养百姓。”

齿弊舌存

成语拼音

chǐ bì shé cún

成语解释

指刚者易折,柔者难毁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汉·刘向《说苑·敬慎》:“老子曰:‘夫舌之存也,岂非以其柔耶?齿之亡也,岂非以其刚耶?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