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四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文房四寳

成语拼音

wén fáng sì bǎo

成语解释

指笔、墨、纸、砚。 宋 梅尧臣 《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》:“文房四寳出二郡,邇來賞愛君與予。”《醒世恒言·佛印师四调琴娘》:“學士遂令院子取將文房四寳,放在面前。” 周立波 《扫盲志异》:“文房四宝给捧出来了。”亦称“ 文房四物 ”、“ 文房四士 ”。 宋 陈师道 《<寇参军集>序》:“ 張 、 李氏 之墨, 吴 、 唐 、 蜀 、 閩 、 兩越 之紙, 端溪 、 歙穴 之硯,鼠鬚栗尾狸毫兔穎之筆,所謂文房四物,山藏海蓄,極天下之選。” 宋 陆游 《闲居无客所与度日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》诗:“水複山重客到稀,文房四士獨相依。”

文房四侯

成语拼音

wén fáng sì hòu

成语解释

指笔、砚、纸、墨。古人戏称笔为管城侯毛元锐,砚为即墨侯石虚中,纸为好畤侯楮知白,墨为松滋侯易玄光,故称。

成语出处

参阅宋·苏易简《文房四谱》引文嵩《四侯传》。

三番四覆

成语拼音

sān fān sì fù

成语解释

番:次;覆:反复。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

成语出处

清·敖英《彩雪亭杂言·邝子元》:“或事到跟前,可以顺应,却乃畏首畏尾,三番四覆,犹豫不决。”

三翻四覆

成语拼音

sān fān sì fù

成语解释

翻:转。反复无常。

成语出处

明·张岱《石匮书后集·烈帝本纪》:“先帝焦于治,以致十七年之天下,三翻四覆,夕改朝更。”

楚歌四面

成语拼音

chǔ gē sì miàn

成语解释

比喻四面被围,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陈维崧《河传·虞美人花》词:“楚歌四面,战旗一片,岁岁江东。”

楚歌四起

成语拼音

chǔ gē sì qǐ

成语解释

比喻四面被围,陷入孤立危急的困境。

成语出处

元·马致远《庆东原·叹世》曲之二:“帐前滴尽英雄泪,楚歌四起,乌骓漫嘶。”

三从四德

成语拼音

sān cóng sì dé

成语解释

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。

成语出处

《仪礼·丧服·子夏传》:“妇人有三从之义,无专用之道。故未嫁从父,既嫁从夫,夫死从子。”《周礼·天官》:“九嫔掌妇学之法,以九教御:妇德、妇言、妇容、妇功。”

目空四海

成语拼音

mù kōng sì hǎi

成语解释

四海:指全国各地。眼看四海之内皆空。比喻目中无人、狂妄或自负之甚

成语出处

宋·陈亮《题喻季直文编》:“何茂恭目空四海,独能降意于一世豪杰。”

眼空四海

成语拼音

yǎn kōng sì hǎi

成语解释

形容自高自大,什么都看不见。

成语出处

明 李贽《答耿司寇书》:“渠眼空四海,而又肯随人脚跟走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