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五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1

十十五五

成语拼音

shí shí wǔ wǔ

成语解释

①指十个一群,五个一组。形容错乱不齐。②指每十里五里。

成语出处

《乐府诗集·艳歌·何尝行》:“飞来双白鹄,乃从西北来;十十五五,罗列成行。”

四书五经

成语拼音

sì shū wǔ jīng

成语解释

四书:亦称四子书,即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;五经: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。指儒家经典。

成语出处

汉·班固《白虎通·五经》:“五经何谓?谓《易》、《尚书》、《诗》、《礼》、《春秋》也。”宋·朱熹著有《四书集注》。

三智五猜

成语拼音

sān zhì wǔ cāi

成语解释

比喻用尽心思,多方猜测。

成语出处

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4回:“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,只一智便猜个十分。”

四分五落

成语拼音

sì fēn wǔ luò

成语解释

形容分散零乱。

成语出处

金·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二:“蓦闻人道,森森地唬得魂离壳。全家眷爱,多应是四分五落。”

三皇五帝

成语拼音

sān huáng wǔ dì

成语解释

三皇:伏羲、神农、黄帝;五帝:少昊、颛顼、帝喾、尧、舜。原为传说中我国远古的部落酋长。后借指远古时代。 >> 三皇五帝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《周礼·春官·外史》:“掌三皇五帝之书。”

七相五公

成语拼音

qī xiāng wǔ gōng

成语解释

所举皆汉代公卿,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。

成语出处

语出《文选·班固〈西都赋〉》:“冠盖如云,七相五公。”吕向注:“七相:谓车千秋、黄霸、王商、王嘉、韦贤、平当、魏相。五公:张汤、萧望之、冯奉世、史丹、张安世。公侯、御史大夫、将军,通称为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