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西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6:03

东鳞西爪

成语拼音

dōng lín xī zhǎo

成语解释

原指画龙时龙体被云遮住,只是东边画一片龙鳞,西边露一只龙爪,不见龙的全身。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。

成语出处

清·龚自珍《识某大令集尾》:“东云一鳞焉,西云一爪焉,使后世求之而皆在,或皆不在。”

东游西逛

成语拼音

dōng yóu xī guàng

成语解释

无所事事,到处闲诳。同“东游西荡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人民文学》1978年第2期“‘四人帮’横行时,有些学生基本上不上课,东游西逛,学得‘油腔滑调’。”

唐突西子

成语拼音

táng tū xī zǐ

成语解释

唐突:冒犯;西子:即西施,春秋时美女。冒犯了西施。比喻抬高了丑的,贬低了美的。 >> 唐突西子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何乃刻画无盐,以唐突西子也。”

东差西误

成语拼音

dōng chà xī wù

成语解释

指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、错误。形容办事不得力。

成语出处
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,谁知所去的,多不得力。我这里好不盼望,不甫能勾回个信来,定是东差西误的。”

东张西张

成语拼音

dōng zhāng xī zhāng

成语解释

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同“东张西望”。

成语出处

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:“三人挤在一个舱角里,看他们的眼睛,偷偷地东张西张的神气。”

东徙西迁

成语拼音

dōng xǐ xī qiān

成语解释

指四处迁移,居止不定。同“东迁西徙”。

成语出处

清·江藩《汉学师承记·黄宗羲》:“宗羲窜匿草莽,东徙西迁,屡濒于危。”

东兔西乌

成语拼音

dōng tù xī wū

成语解释

兔、乌:古代神话传说中说,月亮里有玉兔,太阳里有三足金乌,所以用乌、兔代表日月。月亮东升,太阳西落。表示时光不断流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吴潜《瑞鹤仙》:“愁高怅远。身世事,但难准。况禁他,东兔西乌相逐,古古今今不问。”

拄笏西山

成语拼音

zhǔ hù xī shān

成语解释

形容在官而有闲情雅兴。亦为悠然自得的样子。

成语出处

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简傲》:“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,桓谓王曰:‘卿在府久,比当相料理。’初不答,直高视,以手版拄颊云:‘西山朝来,致有爽气。’”

东撙西节

成语拼音

dōng zǔn xī jié

成语解释

指从各方面节省。

成语出处

郭沫若《塔·万引》:“他在这样踌蹰时,他的家计却一天一天地逼迫拢来了,亏他的夫人挖肉补疮,东撙西节地还能勉强维持着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