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心的成语
面和心不和
成语解释
表面上很和气,心里却有矛盾
成语出处
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六回:“船厂大臣又给他面和心不和,将领既不熟悉,兵士又没感情,他却忘其所以,大权独揽,只弄些小聪明,闹些空意气。”
貌是心非
成语解释
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。比喻表里不一。同“貌是情非”。
成语出处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》:“汝近乃作负心事,知从前规言矩步,皆貌是心非,今不复畏汝矣。”
意转心回
成语解释
心、意:心思;回、转:掉转。改变想法,不再坚持过去的意见。
成语出处
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训门人·五》:“且人一日间,此心是起多少私意,起多少计较,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。”
眼穿心死
成语解释
眼穿:望眼欲穿;心死:心如死灰。眼睛望穿,心也死了。形容殷切的盼望落空而极度失望。
成语出处
唐·杜甫《喜达行在所三首》诗:“西忆岐阳信,无人遂却回。眼穿当落日,心死着寒灰。”
形槁心灰
成语解释
槁:枯干。形容身体消瘦不堪,心境极为冷漠,毫无生气。
成语出处
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旧闻·席氏多贤》:“今生已被虏,人被杀,儿孤妇寡,饥寒交迫,形槁心灰,虽生亦犹死也。”
日短心长
成语解释
时间少,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。指心愿一时难以实现。
成语出处
清·黄宗羲《与李杲堂陈介眉书》:“惟是旦中生平之志,不安于九品之下中,故铭言日短心长,身名就剥,所以哀之者至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