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知的成语
知微知彰
成语解释
微:细小。彰:明显。既了解细小的萌芽状态,又了解发展起来后的显着特征。形容了解事物发展的始末。亦作“知微知章”、“知章知微”。
成语出处
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君子知微知彰,知柔知刚,万夫之望。”
迷途知返
成语解释
迷了路知道回来。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,知道改正。 >> 迷途知返的成语故事
成语出处
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术传》:“以身试祸,岂不痛哉!若迷而知反,尚可以免。”
见时知几
成语解释
指看到时运的推移而预知事情变化的先兆。
达官知命
成语解释
达观:旧指一切听其自然,也指看得开。知命:旧指知天命,想念人的命运是由天决定的。指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,任凭命运安排,无
恬不知耻
成语解释
做了坏事满不再乎,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。
成语出处
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》卷八:“倪芳饮后,必有狂怪,恬然不耻。”宋·吕祖谦《左氏博议·卫礼至为铭》:“卫礼至行险,侥幸而取其国,恬不知耻,反勒其功于铭,以章示后。”
路遥知马力,事久见人心
成语解释
路途遥远,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;经历的事情多了,时间长了,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。
成语出处
宋·陈元靓《事林广记·结交警语》:“路遥知马力,事久见人心。”
见微知着
成语解释
谓看到事物的一些苗头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。语本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聖人見微以知萌,見端以知末,故見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 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情性》:“智者,知也。獨見前聞,不惑於事,見微知著者也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弭兵》:“上揆天道,下察民情,酌古準今,見微知著。”
成语出处
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,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