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榆枋之见
成语解释
榆枋,榆树与枋树。比喻狭小的天地。后用以比喻浅薄的见解。
成语出处
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……蜩与学鸠笑曰:‘我决起而飞,抢榆枋,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,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’”
阳九之会
成语解释
阳九: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。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。阳九有天灾,百六有地灾。指灾厄之年
成语出处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司马朗传》:“明公以高世之德,遭阳九之会,清除群秽,广举贤士,此诚虚心垂虑,将兴至治也。”
睚眦之怒
成语解释
睚:眼眶;眦:眼角;睚眦:生气瞪眼;怒:生气。生点小气
成语出处
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巴陵本末》:“台谏李知孝、莫泽奉承风旨,凡平日睚眦之怒,悉指以从伪,弹劾无虚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