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4:54

霄壤之殊

成语拼音

xiāo rǎng zhī shū

成语解释

霄:云霄,也指天。壤:土地。天和地般不同。形容差别很大。亦作“霄壤之别”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醉吟先生》:“善恶智愚,相背绝远,何啻霄壤之殊。”

下车之始

成语拼音

xià chē zhī shǐ

成语解释

指官吏刚到任所。同“下车伊始”。

成语出处

《隋书·刘行本传》:“然臣下车之始,与其为约。”

王佐之材

成语拼音

wáng zuǒ zhī cái

成语解释

佐:辅助。指有辅佐帝王创业治国的才能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赞》:“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,虽伊、吕亡以加。”

忘形之契

成语拼音

wàng xíng zhī qì

成语解释

不拘身分、形迹的知心朋友。同“忘形交”。

成语出处

旧题宋·尤袤《全唐诗话·韦丹》:“丹与东林灵澈上人为忘形之契,丹尝为《思归》绝句以寄澈。”

同声之应

成语拼音

tóng shēng zhī yìng

成语解释

应:应和。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。指志趣、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

成语出处

朱自清《白采的诗——羸疾者的爱》:“这里深入显出的工夫,使这样奇异的主人公能与我们亲近,让我们逐渐的了解他,原谅他,最后和他作同声之应。”

忘年之契

成语拼音

wàng nián zhī qì

成语解释

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。同“忘年之好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颜真卿《孙逖文集序》:“十五时,相国齐公崔日用试《土火炉赋》,公雅思遒丽,援翰立成,齐公骇之,约忘年之契。”

天府之土

成语拼音

tiān fǔ zhī tǔ

成语解释

天府:天然的仓库。指土地肥沃、物产丰富的地区

成语出处
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益州险塞,沃野千里,天府之土。”

未定之天

成语拼音

wèi dìng zhī tiān

成语解释

比喻事情还没有着落或还没有决定。

成语出处

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莫若此时趁事在成败未定之天,自己先留个地步。”

投机之会,间不容穟

成语拼音

tóu jī zhī huì,jiān bù róng suì

成语解释

会:际会,遭遇;间:间隔;穟:通“穗”,灯花。指机会非常难得,不允许有丝毫放松

成语出处

《新唐书·张公瑾传》:“‘投机之会,间不容穟。’公瑾所以抵龟而决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