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自作之孽
成语解释
孽:罪恶,灾祸。指自己招来的罪孽或灾祸是逃不脱的
成语出处
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44章:“与卖国者言救国,与毁法者言护法……尽王揖唐等自作之草,如何与彼谈判!”
柱石之士
成语解释
柱石:支梁的柱和承柱的石。比喻能够担当国家重任的人
成语出处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蒋济传》:“当今柱石之士虽少,至于行称一州,智效一官,忠信竭命,各奉其职,可并驱策,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。”
众口之辩
成语解释
比喻各学派间的辩论
成语出处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公孙龙问于魏牟曰:‘龙少学先王之道,长而明仁义之行,合同异,杂坚白,然不然,可不可,因百家之知,穷众口之辩,吾自以为至达已。’”
诛意之法
成语解释
诛:惩罚,责备。以意图和动机论罪,不问实际结果如何。也指深刻的议论
成语出处
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宪问》:“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”集注:“夹子之言,亦《春秋》诛意之法也。”
逐客之令
成语解释
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。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
成语出处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:“今逐客以资敌国,损民以益仇,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,求国无危,不可得也。秦王乃除逐客之令。”
竹林之游
成语解释
指晋朝名士嵇康与阮籍、向秀、刘伶、阮咸、山涛、王戎等人常于竹林之下宴集、赏游。比喻所谓无视名利的君子之交
成语出处
《晋书·嵇康传》:“所与神交者,惟陈留阮籍、河内山涛,豫其流者河内向秀、沛国刘伶,籍兄子咸、琅邪王戎,遂为竹林之游,世所谓‘竹林七贤’也。”
终身之丑
成语解释
一生的丑恶行为
成语出处
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老菜子曰:‘夫不忍一世之伤,而骛万世之患,抑固瘘耶。忘其略有弗反耶。惠以欢为骛,终身之丑,中民之行进焉。’”
钟皷之色
成语解释
见“ 钟鼓之色 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