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拼音查找

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

????:2020-06-03 14:54

田父之获

成语拼音

tián fù zhī huò

成语解释

田父:农夫;获:得到。指不费力气而轻易得到的好处 >> 田父之获的成语故事

成语出处

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田父见之,无劳倦之苦,而擅其功。”

跅驰之士

成语拼音

tuò chí zhī shì

成语解释

跅驰:放荡。指行为放荡不受约束的人

成语出处

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夫泛驾之马,跅驰之士,亦在御之而已。”

投梭之拒

成语拼音

tóu suō zhī jù

成语解释

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。同“投梭折齿”。

成语出处

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君子有援琴之挑,鄙人无投梭之拒。”

吞舟之鱼

成语拼音

tūn zhōu zhī yú

成语解释

能吞舟的大鱼。常以喻人事之大者。

成语出处

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吞舟之鱼,砀而失水。”《列子·杨朱》:“吞舟之鱼,不游枝流;鸿鹄高飞,不集污池。”《史记·酷吏列传序》:“网漏于吞舟之鱼,而吏治烝烝,不至于奸,黎民艾安。”

十日之饮

成语拼音

shí rì zhī yǐn

成语解释

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。

成语出处

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寡人闻君之高义,愿与君为布衣之友,君幸过寡人,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。”

倜傥之才

成语拼音

tì tǎng zhī cái

成语解释

倜傥:卓异;才:学问和才能。卓越特出的才能

成语出处

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·散序进士》:“其负倜傥之才,变通之术。”

滔天之罪

成语拼音

tāo tiān zhī zuì

成语解释

形容罪恶极大。

成语出处

宋·苏轼《吕惠卿责授建宁军节度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》:“稍正滔天之罪,永为垂世之规。”